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本科非名校 清華碩士應聘屢碰壁引熱議

  • 發佈時間:2014-11-17 15: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7日訊(記者李鍵)近日,網路上一則熱門話題引起網友關注,清華碩士畢業生找工作屢次碰壁,稱用人單位“學歷歧視”。

  據了解,清華碩士畢業的張仲棟找工作時屢遭為難,有時過關斬將直到最後一輪面試才被告知,學歷與用人要求不符。原因為用人單位表示要本碩都是“985”、“211”,張仲棟本科畢業于西北某普通高校,工作兩年後才考取了清華的碩士學位。據悉,這種現象被業內稱為 “學歷斷檔”,特指本科畢業工作後重新讀研的學生,和那些從非名校考入名校者。“學歷斷檔”被戲稱為招聘環節莫名落選理由中隱形評價標準的典範。與之對應的,則被稱為X校土著,如清華土著,特指本科、碩士、博士均在清華大學就讀的學生。

  用人單位“學歷歧視”

  部分網友覺得這是用人單位的“學歷歧視”,只看學歷不足以説明一個人的能力,何況從普通本科考入清華碩士也是需要很大努力,也足以證明一定的個人能力。

  wy王悅24:這不公平,本科非211或985,並不代表能力不夠!

  最初的夢想-:學歷不等於能力,馬雲也不是畢業于名校。今天有誰會嫌棄馬雲的能力的?他能以普通學校考入清華碩士,足可證明他是有能力的。

  倔強的小紅軍Lulu:這個問題,我覺得是用人單位目光太短淺了,一個階段的成績只能代表這個人一個階段的狀態,怎麼能作為一個門檻來招人呢?

  糊塗涂的涂圖涂:全國的985、211就那麼多,也不見得出來的都是人才。不重視實力而在乎這些虛有其表的東西,只能説明企業的思想文化多麼落後,總有一天要挨打。

  菜根破:這些人能從非985、211的學校拿到名校的碩博,至少説明他們的勤奮努力,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也很珍惜得來的機會。企業要本科學歷硬,説明只想要天資,卻忽視後天努力,是很短視的,雖然現實裏確實不少天資重於努力的例子。

  用人單位擇優錄取沒問題

  中國經濟網記者在瀏覽網友評論中發現,大部分網友對用人單位的此種説辭表示理解。每個公司都希望招聘到有實力的人才,越優秀的用人單位自然就越需要苛刻的招聘條件來篩選實力型人才,學歷只是考察的一個部分。要想找到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提升個人的學識和能力。

  上黨人士: 英美大學名校招中國碩士留學生,設置門檻,非985、211本科的不要,也沒人説不公平。用人單位的做法無可厚非,媒體敏感過頭了!

  用戶x4dsxg5uc3:現在社會學歷氾濫,不是考個名校學歷有人要,主要看你有沒有能力。

  峨眉山裏的周祉碩:本科看學校、碩士看專業、博士看導師。用人單位最清楚怎麼去選有價值的人,哪來的“不平等的就業機會”?相比于高考這種最平等的機會,研究生考試水分太大了。本科學校必然是招聘單位最看重的東西。

  繡蓉兒花香:專業不好是大頭。假如你讀的是現在的熱門專業就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單位。專業不行考的再好的研究生都沒用。

  烤鹽狗:那是這個研究生去應聘的單位比較牛的原因吧。如果我是單位,在同等條件下我也願意要本碩都是名校的學生。

  會飛的翅膀_luck:學歷只是敲門磚,只要有能力,金子自然會發光,沒必要抱住一顆樹不松手。

  木南睡神:單位只是找個藉口罷了,能力到了學歷就是個輔助,能力不到,學歷就成了障礙……

  keaimeng_GXY:現在的研究生越來越多,在都是清華研究生的前提下,別人肯定選擇本碩都是名校的,原因是在本科名校上學你的朋友圈比一般本科院校好一些,而且接觸的事物會更加前衛。 如果你在專業學習中獲得各種獎項,肯定更易就業,就不會説用人單位只看學歷。這其實還是看實力的年代,而不是學歷。

  “對於那些要求‘985’、‘211’的公司,我們沒有權利去改變他的想法,但我們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充實自己,讓自己的能力站在學校名聲的肩膀上,那時候,我相信沒有企業會因為你的本科學校而拒絕你。不要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錯過你該做的事,沒有人會拒絕優秀的人。問題是,你足夠優秀了嗎?”

  更多內容請點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