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放生老鼠:偽善何時入正途

  • 發佈時間:2014-11-17 02:31:08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學生評論大賽

  對放生老鼠之類的動作,如何在“蓄意”和“過失”之間進行認定,如何權衡“放生”這種“善舉”的正義性和危害性之間的關係和權重,尤為重要。

  從放生烏龜到放生毒蛇,原本以行善為出發點的放生行為卻動輒讓人産生又憐憫又驚恐的複雜心態。近日,廣州從化有五人放生上千隻老鼠引“鼠災”,遭百餘村民圍捕後稱是“贖罪”,再次引發人們對放生的關注。

  同以往放生龜和蛇等“靈物”相比,此次廣州發生的放生老鼠事件,實在讓人難以同“善”聯繫起來。畢竟,坑渠鼠是不少致命病毒宿主,也易繁殖。這也讓人質疑:這般放生善舉何時才能步入正途?

  從放生者的角度而言,放生行為大多被賦予“行善”“贖罪”等意義,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放生者大多只關注放生這一動作,並不去關心放生的內涵及放生後的影響。就此次廣州放生老鼠事件而言,五人選擇坑渠老鼠作為放生對象,就沒有考慮到其可能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環境生態構成威脅;更沒有考慮到,放生行善並非滿足自身道德優越感的路徑,而是一種關乎生命的價值取向,不論放生老鼠遭致哪些生命的生存受影響,其行善的目的都是達不到的。因此,真正認識放生行善的意義,才是告別偽善的第一步。

  而從社會治理者的角度而言,在放生屢次成為危害公共安全的潛在威脅時,對這種行為如何界定,如何從社會管理乃至法律層面上對此類事件進行防控和監管,應該有所行動。此次放生大量老鼠的案件,當地警方已經將五人中的兩人抓獲,雖然放生者的真實動機仍然不能確定,但不少村民家中遭受鼠患,不少人還擔心有傳染病的危險,此次事件已經造成的危害卻顯而易見。然而,如何在“蓄意”和“過失”之間進行認定,如何權衡“放生”這種“善舉”的正義性和危害性之間的關係和權重,如何針對此類事件的特點對廣大群眾進行説明和提示,顯然比事件本身更重要。

  放生行善是一種利他行為,原本無過。可如果幫了一個,害了一群,乃至傷害了人的生命,就是一種虛偽的善良。對於此類放生行為,不論是參與者還是監管者,探究其本源,研判其後果,做好預防和補救,都應該成為一種自覺,如此,放生老鼠這樣的偽善才能有所緩解。

  □王江濤(中國地質大學學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