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機構日益增多課程眼花繚亂 資質監管處真空
- 發佈時間:2014-11-16 07:25:18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惜高價早早將孩子送入早教機構。形形色色的早教機構日益增多,疑惑也隨之而起——各色理論讓家長雲裏霧裏,各類不同的課程讓家長眼花繚亂,甚至還有機構宣稱可治療感統失調等。早教機構到底有沒有相應資質?所謂教學、治療靠譜嗎?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教師多為機構自己培訓,缺乏法規標準,資質監管處真空
記者走訪了雲南省昆明市多家早教機構,不少早教機構在墻上挂滿了各種榮譽證書,大多數教師培訓資格證還是全英文。然而仔細分析就發現了問題所在,絕大多數證書都是該早教機構總部頒發的內部培訓證書。
在其中一家早教機構的招聘廣告上,記者看到關於指導老師的崗位要求中寫道:大專或以上學歷,年齡不限;英語四級到八級;有教育工作經驗尤佳,但非必備;幼教專業尤佳,但非必備。據該機構負責人介紹,每年他們中心的員工都會到北京總部進行3—7天的培訓,主要針對體育、繪畫、音樂等方面進行。
據記者調查,目前的早教機構基本都採用純商業運營的公司模式,缺乏認證許可。“不管是機構還是早教老師都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長期研究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湯春輝告訴記者。
華中師範大學學前教育係副教授王雯認為,當前早教市場的魚龍混雜現象,一方面是因為社會需求大,另一方面也與當前缺少相關規範不無關係。
記者諮詢了多地教育局,均表示開設早教機構不需要經過教育局審批,早教機構並不在其監管範圍內。相比民辦小學、幼兒園,早教市場處於監管的真空地帶。“早教行業亟待落實監管部門,儘快做到有標準可依。”湯春輝認為。
絕大多數早教機構不具備感統失調矯正能力
感統失調訓練成為早教機構宣傳的熱詞。昆明市的一家早教機構宣稱針對感統失調有自己專門的一套調整方案。據該負責人介紹,他們會對具有感統失調特徵的小孩進行一些特殊觀察,比如讓小孩爬“蟲洞”、和小孩打招呼看是否會得到回應、找一些小玩具吸引小孩注意力從而進行測試等,並根據每個小孩不同的表現特徵專門安排課程,情況嚴重的孩子會由專門的老師引導父母與孩子一對一授課,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跟著一起大聲朗讀,鍛鍊孩子的肢體協調和語言表達能力。
更多的早教機構也稱“會在課程中加入相關調整感統失調的訓練”。“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會變得有安全感,與小朋友的玩樂會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一個新鮮的環境也會讓孩子錶現得更有活力,這些對孩子感統失調的調整都是有幫助的。”另一家早教中心的一位老師説。
對此,湯春輝認為,目前對感統失調在醫學上沒有完全準確的定義,是否屬於疾病在醫學上也是有爭議的。“大多數所謂的感統失調狀況比較輕微、只是有些延遲,不需治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可以恢復到正常水準,去早教機構進行所謂的治療和訓練並非必要。”
王雯表示,感統訓練應該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開展,目前絕大多數早教機構並不具備進行感統失調矯正的能力。
據湯春輝介紹,在國外,對感統失調的孩子進行治療有著非常嚴格的規範,在美國開設早教機構需要經過監管部門批准,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也需要進行嚴格的培訓考核,培訓週期非常長。現在國內早教市場上不少商業機構以治療感統失調的名義吸引家長,但往往都是自己內部培訓甚至完全沒有專業培訓,目前國內也缺少統一的資質認證,感統訓練的品質很難保證。
“如果有些孩子出現較為嚴重的感統失調狀況甚至是孤獨症等疾病,應該找專業醫師進行評價診斷和治療。”湯春輝説。
不少課程難符高昂學費,作用不應過分誇大,專家呼籲重視家庭教育
採訪中,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孩子進入早教機構學習後,性格開朗了很多,更喜歡和小朋友交流了。”另一位孩子已經參加了近兩年培訓的家長説:“選擇早教機構是為給孩子提供一個玩樂的平臺,其他功能沒想太多。”
“應該説,早教機構對培養孩子交往技能、健康心態、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但是不應該過於誇大。”王雯説。
當前不少早教機構都是採取功能表式課程,收費高昂。記者在昆明市一家早教機構看到,一節課高達160元。“部分早教機構辦得不錯,但是不乏挂羊頭賣狗肉的,不少課程只是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玩的場合,不值這麼高的收費。”王雯認為,目前早教機構的收費與其提供的服務相比有些昂貴。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部分人不斷開發新的教材教具和課程科目,“實質上沒啥差別。”目前不少家長送孩子上早教機構自己都不知道目的,還是應該根據孩子自身情況理性選擇,尤其要避免被各種理念“忽悠”。
湯春輝認為,早教的目的在於培養兒童的獨立性和創造性,重在能力和興趣的培養。針對不少早教機構對兒童進行識字、算術等課程培訓的情況,湯春輝説:“兒童過早被灌輸知識,容易養成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主觀創造性發揮不出來,阻礙以後的學習。”
湯春輝説,兒童早教,家庭、社會缺一不可,不管什麼樣的早教機構,都替代不了家庭的教育:“與其送孩子到早教機構,不如花時間多陪陪孩子;家長與其讓早教機構培訓孩子,不如自己去接受培訓。”(記者 楊文明 實習生蔣欣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