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作家班”有助於作家學者化

  • 發佈時間:2014-11-15 01:31:1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文·句艷華

  北師大文學院今年新開辦了一個“作家班”,近來頗受褒貶。不少人批評這種把作家當罐頭來批量生産的方法,認為是噱頭。

  這是人們對天才一種不正常的迷戀情結,對作家未免苛刻。真正的天才是造化神來之筆,只可傳誦,不可效倣。成為作家首先需要天賦,但天才不去打磨,只能變成那個挨家挨戶吃宴請而不學無術的“仲永”,泯然眾人矣。

  稟賦之外,一個作家的成長、成熟需要很多條件,比如一間安靜的書房,一群良師益友,一些展示作品的平臺,再比如更多的空閒時間,更多的體驗和采風……而作家文學生命的長短,不僅僅在於激情和才華,也在於文化底蘊的深厚與否。

  文學創作需要才華和靈感,是一種思維創造,但多數作家也必須承認,它並非沒有技巧和規律。學習和掌握技巧並不是什麼丟人事,只不過,成功的作家能駕馭乃至超越了技巧和規律,而平庸的作家卻被它們駕馭了而已。

  “作家班”其實是一種俗化了的説法,容易引起“流水線”這樣的聯想。細究之,北師大這個班是一個比較正規、正統的“文學創作”方向的碩士專業,不僅邀請了當前知名作家親自指導學生創作,還把三分之二的課程比重都放在了文學理論和文學史上。比起25年前該校和魯迅文學院合辦的“作家班”來説,它帶有明顯的學術色彩。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北師大的文化擔當和辦學遠見,它希望培養一些學者化的作家或者創作者。人們盡可以去擔憂這個班能否辦好,但不應否定這種努力。無論從現代化進程的角度,還是民眾文化素質提高的角度,學者化的作家都將會更加符合社會需求和潮流,像上個世紀那一批昨天還在背鋤頭或者下車間,今天就名動天下,才華四溢卻未受過系統教育因而文化根基不深的作家,是特殊時代背景的産物,不應再流連他們“成才”的模式了。

  細心的話不難發現,走到今天,這一代作家不同程度出現思想不跟趟,創作不靈光的現象,即便其中一部分人不甘寂寞或無法寂寞,但不是鄭重其事地老調重彈,就是滿臉誠懇地拍手鼓掌,從不見觀點,對社會已乏有貢獻,成為“被邊緣化”的“主流”作家。這其中固然有年齡自然老化而造成的江郎才盡,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底蘊不足的缺憾,足以讓人意識到文化修養對一個作家藝術生命長短的重要性。

  近年來時代變化,學者化、思想型的作家已經在受歡迎,因為他們創作的厚度和廣度等都要更勝一籌,民國文人熱應該也是這種需求的一種體現。民國時期的文人普遍是學者兼作家,更令今人傾倒。所以,教育系統為作家成長做點事,不必要喝倒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