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悲觀掙扎希望 西安音像業末路宿命能否最終掙脫?

  • 發佈時間:2014-11-14 05:32:58  來源:西安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王昕 文/圖

  指著近1400平方米的庫房內空空的貨櫃,陜西太平洋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齊鳳良苦笑著説道:“下次你來這裡就看不到了這樣的場景了,我們正在送這個行業走完最後一段路。”齊鳳良的悲觀來自他這些年的經營體驗,而其實這種悲觀早已開始在這個圈子裏蔓延。那些年遍地開花的音像店,也像是城市舞臺上一位“老角”,在不經意間悄然謝幕。

  如今,伴隨著網際網路在生活中的普及,音像行業受到了“新媒體”的巨大衝擊。而從蔓延式的消亡中存活下來的音像店,消費群體也從大眾向碟片發燒友、收藏愛好者轉變。近日,記者走訪市內多家音像店時發現有的關門歇業,有的改頭換面另尋出路。市場日益萎縮的傳統音像行業,未來的出路在何方?對於僅剩的從業者來説,不得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是不斷走向高端化,還是繼續在傳統業態裏苦苦掙扎?是在音像品種上尋求突破還是調整方向,借助其他産業實現融合?不同的經營者或許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對於這些仍在行業中苦苦堅守的人來説,個人愛好成為大多數人留下來的理由,但這個行業維持多久?似乎誰都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

  漸行漸遠

  沒落似乎將成為註定結局

  “從最開始的建大的四海,邊家村的四海,西北政法的樂圖,美院的EM7,小寨的鏘鏘,白廟村的天籟,到後來逐個發現的百匯2樓的不知名,西工大的易聽,樂圖。而現在呢?這些店早就開始慢慢消失殆盡了。”

  近日,一則發佈在網路上的帖子引來了西安眾多網友的懷舊情緒。網友的懷舊情緣則來自這些曾經在圈內小有名氣的音像店。“那是一種再也不會回來的感覺,翻完碟的臟手也許再也出現不了。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覺,就是關於那些對過去淘碟日子的懷念的感覺。”

  小寨曾經的音樂文化地標“鏘鏘音樂”改做服裝店,西北政法門口的“打扣碟”聖地樂圖早已不見了蹤影;白廟路的天籟早沒了,蓋起了高層……如今,“慘澹”成為整個行業一種寫照。

  網友們在網路上抒發著自己的懷念情緒,而對於從業者來説,卻沒有閒情懷舊,而只能在“寒冬”中不斷磨搓雙手。

  在建國路信義巷菜市場旁的破舊廠房裏,我們找到了在西安最早經營音像生意的陜西太平洋文化有限公司。在這裡,1400平方米的倉庫作為西北地區的音像倉庫,曾經創造過庫存3萬品種,全國發貨單位三四百家,年銷售額過億的紀錄。然而,如今空空的倉庫內只有六七千種音像製品;公司旗下頗有名氣的非凡音樂曾經有門店80多家,目前壓縮只剩下50家左右。而且公司營業額還在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下滑。

  作為西安音像行業的一艘“大船”,“太平洋”公司仍在苦苦堅持。而對於不少小規模的個體從業者來説,日子同樣不好過。西安九龍音像連鎖公司曾經在西安有8家門店,這兩年不斷壓縮只剩下5家門店。加之人工和房租等成本的不斷上升,客戶群逐漸開始出現斷層,經營只能説是在維持。

  對於更多的單體店和街邊攤來説,他們早已被無情的市場淹沒在沙灘上。漸行漸遠的音像行業,似乎都逃脫不了末路的宿命。

  堅守者

  無情市場能否打敗個人愛好?

  過去,傳統音像行業的最大競爭對手是“盜版碟”,大量暢銷音像製品節目被盜,造成正版音像製品發行量急劇下降,乃至盜版DVD壓縮碟所到之處,正版音像製品的銷量立刻下跌一半以上。如今,網路的普及、網路視頻和歌曲免費下載的流行,更是讓傳統音像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採訪中不少年輕人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很久都沒有去音像店了。“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電腦,人人都有手機,網路下載既方便又省錢,還可以隨時更新曲目,比特意去一趟音像店可方便多了。”消費群體的大量流失,讓這個行業處境艱難。但在西安市場上,仍有從業者苦苦堅持,並努力尋求突破。然而這其中,個人愛好成為他們堅守的一條重要理由。

  西安九龍音像連鎖公司負責人冀克雲就是這樣。從業十多年來,他經歷過行業的風光也感受到了如今行業的“寒冷”。“我是糾結著,掙扎著,改變著。”採訪伊始,冀克雲這樣描述他們現在的狀態。“之所以還在這個行業待著,主要是自己喜歡這些,丟掉了實在是太可惜了。”冀克雲説道。

  而對於太平洋文化有限公司來説,經營者説目前的狀態可能連維持都談不上。進駐超市的50多家店很多都在虧損。目前,公司還正在準備繼續壓縮門店數量,並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講庫房從1500平方米壓縮到300平方米。從1990年投身到這個行業,齊鳳良和眾多懷念音像店的網友一樣,對光碟有著剪不斷的特殊情結。“憑藉著公司前幾年積累的資金,我們還能維持一段時間。但靠愛好能走多遠,還真不好説。”齊鳳良説道。

  據記者了解,除了在大型書店和超市有一些音像或者音像圖書兼營的櫃檯外,目前西安市場上專門進行音像製品銷售的門店幾乎寥寥無幾。曾經在圈內非常有口碑的音像店也倒在了無情的市場面前。如“鏘鏘”、“EM7”……而這些音像店的起始很多也來自於個人愛好,老闆也多被認為“非常懂行”。

  無情的市場是否最終能徹底打敗“個人愛好”,留給整個市場一個大大的問號。

  艱難探索

  由大眾向小眾的不斷蛻變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音像店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大多數音像製品由音像店出售轉向書店小櫃檯出售,同時在為數不多的音像店裏,多數店主表示現在的生意大不如從前,大多數音像店兼具其他經營,有的音像店還兼賣飲料。

  而從消費者情況看,年輕人曾是磁帶、CD的最大消費群體。然而,目前買碟片的人越來越少,年輕消費者手中的電子産品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強大,可以聽音樂、看電影、打遊戲的電子産品的使用率快速增長。而有些音像店主張擺脫緊跟潮流快進快銷的傳統想法,主打古典、發燒、藍光等,要麼靠高音質取勝,要麼靠稀缺貨源取勝。走高端、精品路線,同時將音像店擴展為一個體系。

  九龍音像連鎖公司的冀克雲説:“目前的市場行情下,要求産品針對性更強,高端的要做,非常低端的也要做,而中間的基本就沒有産品了。”目前,冀克雲的音像店的主要顧客都是一些對試聽效果要求比較高的人士。這些人或者是小眾的發燒友,或是經濟實力比較強的人。

  從大眾到小眾,音像行業的消費群體發生了質的改變,音像行業的從業者也在努力調整方向。如今,九龍音像店裏不僅售賣音像製品,還附帶一些衍生品。如玩具、文具等。同時,公司也正在開闢自己的“第二戰場”:汽車用品,並試圖將兩者進行融合,車載CD成為汽車用品中的一小部分。雖然不知道這條路是否可行,但冀克雲正在不斷努力中。

  選定目標的還有齊鳳良。他向記者介紹,在經營模式上,除了對門店數量進行壓縮以節約成本外,和超市的合營仍是大方向。現在主要精力用在産品的調整上。教學、兒童、地方戲曲這些小眾的音像製品或許會成為未來公司主攻的方向。

  由遍地開花的大眾産品不斷蛻變成小眾的産品,可能更需要從業者下功夫細化市場,並從中謀求行業新的未來。

  消失還是重生?

  專業化和融合化或是出路

  “音像行業不會死,就如同電子閱讀無法替代書籍,電子報無法替代紙媒一樣!”採訪中,幾位業內人士表達了相似的觀點。音像業在幾年內將很難保持目前的經營狀況。但由於音像製品具有自身的特點,音像業不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消亡,只要不斷提高産品和服務的品質,保護正版音像製品的智慧財産權,音像業在一定的時期內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70、80後已漸漸成為市場上的消費主力,我覺得音像店可以通過改進店面裝修,進行增值化服務。目前西安市場個別咖啡店嘗試這種模式了,效果還不錯。”在九龍音像的冀克雲的計劃中,融合書籍、音像製品的沙龍式生活館是他的夢想所在。“只有把這種沙龍打造成西安的文化地標,才能既保證收益,同時還能兼顧文化傳播。但目前西安這方面的氛圍還是不足!”冀克雲説道。

  冀克雲在不斷轉變經營模式,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他看來,音像店經營模式上的轉變將是大勢所趨。傳統音像業需要實現自身的轉型,譬如放棄低端、走中高端路線,從而避開網路新媒體的同質化惡性競爭,開闢新的市場空間。其次,要解決網路盜版的大規模侵權,為音像業營造一個規範的市場環境。當網路被廣泛應用時,網路也成為了盜版的重災區,這對於傳統的音像産品發行商和銷售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打擊亦是致命的。因此,只有保護智慧財産權、打擊盜版,才能最終拯救低谷中的音像業。

  而在齊鳳良看來,首先要考慮的便是細分受眾,鎖定可開拓的市場。齊鳳良判斷,雖然音像製品的銷售大不如從前,然而消費人群依然存在,音像製品行業應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以及自身優勢與特點進行選擇性的調整。流行音樂和影視的碟片銷量下滑嚴重,但是諸如兒童碟、教科碟等因專業性強,具有網路下載無法比擬的優勢,依然很受市場青睞。此外,針對目標群體設計行銷活動,儘快實現轉型升級。另外,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路成為行銷的一種必備手段,應該重視網上銷售業務的發展,努力實現線上線下的雙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