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代藝術不應靠天價吸眼球

  • 發佈時間:2014-11-10 04:31:5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收藏眼

  廣東當代藝術中心(GCAC)啟動暨“8+1——實驗藝術的方案”主題展新聞發佈會日前在廣州舉行。位於廣州珠江新城東側的“廣東當代藝術中心”近日正式出現在公眾面前。這是廣東少有的以“當代藝術”命名的機構。這樣一個單位的出現,無疑又再次把“當代藝術”推到人們熱衷探討的話題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2014秋拍“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上,尤倫斯夫婦再次出售一批中國當代藝術作品。

  ●南方日報記者 謝夢

  中國當代藝術佔全球四成市場份額

  中國當代藝術約自上世紀80年代起步,發展迄今不過30餘年,近十年來,當代藝術不斷創造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神話”。藝術數據分析機構Artprice近日公佈其最新一期年度報告的相關數據所顯示,中國當代藝術佔據了全球當代藝術市場份額的40%,而美國當代藝術的份額卻只有38%。就增長趨勢而言,中國當代藝術已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全球當代藝術中迸射光芒。

  上世紀80年代催生出了當代中國藝術。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曾談到,在1980年代初期,很多藝術家當時能看一張非常小的畢加索印刷品都已經非常難得,接觸到其他國際藝術資訊的機會就更少。可是到了1990年代,我們可以找到印刷非常精良的畫冊。再到2000年以後,藝術資訊可以説出現了井噴現象,特別是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普及,資訊的不斷開放,大家的眼界自然不一樣了。藝術資訊的公開化,藝術家的視角更加開闊,這就是差異。

  不可否認,正是由於如今當代藝術與市場、商業掛鉤過於頻繁,故也成為社會詬病的重要根源。藝術批評家朱朱認為,當代藝術總歸會走到市場化這一步。但是,面對市場的極度誘惑,藝術家很難保持自律,這就是弊病。

  當代藝術表現好于大市

  從已經結束的2014數場春拍結果來看,今年內地春拍中,中國當代藝術雖然在高價成交層面略顯不足,但就整體成交狀況而言,今春中國當代藝術的表現仍舊平穩。北京保利在2014年春季拍賣當中為中國當代藝術以不同的主題開設了6個專場,並最終收穫了近3.4億元人民幣的成交額。其中,“文本魅影——徐冰的藝術”和“見證歷史——山藝術甄藏”兩個專場更是實現了100%的成交,這在中國當代藝術的內地拍賣歷史當中絕對是極其少見的案例。尤其是在中國當代藝術陷入市場交易低谷時,在同一場拍賣會中先後出現兩個“白手套”專場,對於目前的中國當代藝術而言,其重要性顯而易見。

  北京匡時自去年為中國當代藝術開設兩個以上的拍賣專場之後,在今春再次為中國當代藝術開設了3個拍賣專場,並最終貢獻1.5億元人民幣的成交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融合——中國重要私人收藏當代藝術專場”在8件拍品上拍並成功斬獲5623.5萬元人民幣的同時,更以100%的成交率為今年的北京匡時奉上了首個“白手套”專場。其中,趙半狄創作于上世紀80年代的《鸚鵡和扇子》以1035萬元人民幣的成交價暫列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單品內地成交排行榜第三名。

  2004年蘇富比在香港開設“亞洲當代藝術”專場,涉及中國當代藝術的拍賣一直居於市場前沿,整個當代藝術板塊不時刷新高價,近年來更出現億元天價拍賣作品,備受社會巨大爭議。對於當代藝術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這種“熱”和“火”的現象,高鵬認為,縱觀當代藝術的發展,包括美國、歐洲的一些國家在內,當代藝術作品拍出天價,不僅是中國,全世界都有這樣的問題。

  高鵬談到,當年達明赫斯特的作品《為了上帝的愛》拍出了1億美元的天價,創下了當時在世藝術家作品售價最高紀錄。這到底是當代藝術的商業泡沫,是炒作,還是真實的價值呈現?幾年前全世界都在討論。如今中國藝術品拍出了天價,但是價錢應該還沒有超過那件《為了上帝的愛》。對這個問題,很難給出預測。

  在藝術批評家朱朱看來,西方資本的介入確實是當時引發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狂歡的重要元素。他説:“他們投入資本,最終往往要從中國人自己身上成千上萬倍地回收。這個事實越來越清楚。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大眾因為拍賣的高價而開始關注到當代藝術,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我們缺少普遍的藝術啟蒙,所以關注的從來不是藝術本身。”

  年輕藝術家和藏家受關注

  談及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未來走向,深圳藝術家滕斐表示,美術史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穩定而帶來發展的,藝術是隨著經濟在跑。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對藝術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很多溫飽問題已經解決,因此藝術市場空間表現得非常大,而且才剛剛開始。滕斐認為,如果社會穩定,經濟正常,那麼當代藝術就會“熱”下去,並還會達到另一個天價。

  今年春拍後一個趨勢值得被注意,就是以往的拍賣大戶、被稱之為當代藝術“F4”的方力鈞與王廣義、張曉剛、岳敏君等人,在今年春拍中唯有在中國嘉德春拍當中出現了一張岳敏君作品、兩張方力鈞作品,在北京匡時春拍中出現了一張岳敏君作品、一張方力鈞作品。

  對於“F4”的失聲,拍賣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説,在最近幾年裏,“F4”的作品價格已經到了一個高出市場原本價值的地步,在今年出現上拍數量減少首先是一個市場的必然現象。市場在目前階段既然已經呈現出了需要沉澱的跡象,拍賣公司有所選擇地減少他們作品的上拍也就成了必然。

  如此的市場信號對於大部分藝術家或者希望購買藝術家作品的人而言,絕對是一個不錯的消息。反應到本季春拍當中的,是消費性收藏行為的增多以及一批新的市場寵兒的誕生,比如徐冰以及更多的年輕藝術家,或者説是作品市場價格在5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藝術家。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當代藝術部總經理李艷鋒認為,目前市場對於當代藝術仍有期待。只是對於“老一批”的當代藝術家們,買家、藏家們都能更冷靜對待,不再盲目追捧。而更多的是考慮作品的創作時期、代表性,有差別地選擇作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