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獐子島巨虧,天災還是騙局?

  • 發佈時間:2014-11-06 08:33:08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內海洋養殖第一股”獐子島超百萬畝蝦夷扇貝突然“報廢”,扇貝“因災”絕收,造成三季度巨虧8億多元,震驚中國資本市場。

  對於在股市打假風口浪尖上飛出的令人瞠目結舌的“黑天鵝”,新華社記者在遼寧、山東、北京等地對企業、養殖戶、科研機構和專家進行了採訪。記者調研發現,雖然獐子島將扇貝絕收巨虧歸結為“天災”,但是上市公司靠天造假的疑點多多,一些扇貝説不出的“秘密”需要徹查才能給股民一個交待。

  一個“冷水團”為何説法迥異?

  長期以來,股市中的農林牧漁上市公司,一直受困于靠天吃飯的窘境。在獐子島宣佈巨虧的同時,“冷水團”被立即拋出,成為虧損主因。但記者調查發現,“冷水團”對蝦夷扇貝的影響並不像上市公司所説的那樣絕對。

  在獐子島的説法中,中科院海洋所10月21日的“災情認定”被認為是一個科學證據。然而,當事態擴大之後,中科院海洋所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這家科研機構11月4日一再對記者強調:獐子島所引用的會議紀要是海洋所針對獐子島扇貝減産所作出的幾種可能性分析,當時並不知曉其扇貝已經絕收。

  多位海洋專家和水産專家表示,對於獐子島所説的“冷水團”,這種自然災害來沒來過,“殺傷力”到底有多大等問題仍存爭議。因為現在對“冷水團”還只是業務研究,沒有納入海洋常規監測,因此還沒有數據表明“冷水團”影響範圍大時距離海岸線到底有多遠。

  記者注意到,在損失發生前後,獐子島對於災情監測的説法自相矛盾,令人頓生疑竇。

  此前,在向股民融資時,獐子島2013年曾信誓旦旦地説:“對底層水溫變化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測”。然而,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卻表示:“‘冷水團’風險無法識別”,“我們雖然作監測,但沒有高端的系統數據,海洋科學家都不能及時測出。”

  一個“冷水團”,説法前後矛盾,究竟哪一個是真相?是誰在説謊?

  緣何只有獐子島扇貝絕收?

  獐子島超百萬畝蝦夷扇貝絕産,當地其他企業是否也會嚴重受災?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當地其他一些海産品養殖企業和個體養殖戶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絕收減産。

  “這次扇貝的事兒是看電視才知道的。”一位獐子島居民告訴記者,獐子島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公司説了算。

  同處北黃海的一家從事貝類、參類海産品加工的企業負責人説,他的企業常年在這一區域收購海參、扇貝,但今年並沒有聽説有養殖企業或養殖戶因“冷水團”遭受大的損失,從相關産品的價格看,也沒有出現明顯變化。

  在與獐子島隔海相望的煙臺,多位養殖戶對記者説,沒有聽説北黃海“冷水團”會對海水養殖有這麼大影響。煙臺牟平區養殖戶孫懷存説:“沒有聽説過‘冷水團’。蝦夷貝喜歡低溫(不超過23攝氏度),港灣貝喜歡溫度高一點(可以到25攝氏度)。

  與獐子島同一海域的海陽島也未遇到“冷水團”問題,為何“冷水團”獨獨鍾情獐子島,吳厚剛的回答有些不知所云:“我們有監測平臺和數據,不應該説不知道海陽島的情況”;“我們也不是所有水田都受災”;“我們知道他們情況,我們幫他們規劃的”。

  會計師意見是否可信?

  作為個人投資者,股民不可能都到公司實地察看,會計師事務所等仲介機構的意見十分關鍵。在獐子島事件中,大華會計師事務所10月31日進行了專項説明。然而,這樣的證明是否可信?會計師是否知曉真相?在採訪中,吳厚剛透露,因為受到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在抽測盤點時,會計師只能選幾個點參加。“我們選90個點,他只能跟幾個點去盤點。”

  “我們10月份這次大約花了一個月時間盤點,由於大浪等原因,會計師只有3天能下海去監盤。”吳厚剛説。

  105萬畝,30天,會計師去了3天。這意味著會計師可能只掌握了不到10%的情況,基於如此現場監測的會計師意見難以令人信服。

  普華永道中國財務學院總監解非説,農林牧漁上市公司存貨對監盤的專業要求很高,會計師去盤點移動的生物資産時,經常遇到上市公司造假忽悠,會計師自己出海去打撈魚蝦扇貝等存貨幾乎不可能,更別提是損失後的存貨。

  海底究竟播了多少苗?

  有島民向記者反映,獐子島在播苗時存在摻沙子的情況,這會導致實際播苗數量遠低於財務報告中的數量。對此,吳厚剛避而不談。一名大連海洋養殖專家證實,養殖扇貝買苗兌沙的問題,這在苗種行業非常普遍,1萬尾苗有7000尾就是好採購,拿到4000尾或者5000尾,也是很正常的。

  按照獐子島方面提供的數據,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每畝投放平均6500枚苗,那麼105萬畝海域就需要投放68.25億枚扇貝苗。按照當地行業規則苗種摻假率最低的30%計算,那麼實際投放數僅為47.775億枚。這意味著,即便是沒有巨災,三年前播下苗種的時候,獐子島就註定難以實現7.35億元成本應該帶來的價值。

  獐子島事件疑點重重。真災情也罷,假損失也好,市場需要真相,監管層需要徹查。(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獐子島(00206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