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線上線下無邊界 雙線融合成趨勢

  • 發佈時間:2014-11-04 09:18: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雙十一,Gou了嗎?

  開篇語:

  在這個“無界”、“共融”的時代,誰都不會是誰的唯一。由電商們發起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如今已不再是電商們的“獨角戲”。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店商與電商再也沒有明確的界限。實體商家開始兩條腿走路,走進線上開網店;也有網店從線上走向線下,期望抓住不可代替的體驗性。在“雙十一”來臨之際,本報傾力打造“雙十一,Gou了嗎?”專題,揭開各行各業的“雙十一”行銷密碼,幫助你在“雙十一”之前決定GOU還是不GOU!

  店商與電商,到底誰更懂消費者的心?這個口水仗已經打了很多年。最初,電商野心勃勃號稱要取代實體商家;如今,實體商家集體覺醒,通過強化體驗感以及實質化的涉足電商等策略,實現突圍。業內人士認為,在資訊化時代,電商與實體商業之間並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一種融合關係,今後電商與實體商業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自救:

  新開商場強化消費體驗感

  體驗性業態比重超五成

  體驗感是實體商家與電商最本質的區別。今年以來,佛山新開了多家商場,在提升佛山整體商業環境的同時,也在體驗性方面先走一步。目前,這些商場的體驗性業態已普遍超五成,有的甚至佔到了七成左右。體驗性業態主要指的是吃、喝、玩、樂業態。除了影院這種常規的娛樂性主力商家外,今年新開的商場在餐飲招商方面煞費苦心。

  南海萬達廣場的餐飲店舖約40家左右,“每店自成一片風景”,亮點十足。在裝修方面,店家都各有特色,例如四季港餐廳以老香港的街景作為主題,充滿懷舊意味;敦煌茶藝館則盡顯佛山本土情懷。南海萬科廣場的餐飲品牌以多見長,共70余家,約佔整個商場品牌商家的35%。鱘味食府、千打牛肉丸、憶江南、烤肉先生、朗哥廣式燜鍋等品牌都是首次進入佛山的品牌餐廳。

  玩、樂也是電商們無法取代的體驗性業態。實體商家尤其重視兒童體驗業態打造,圍繞孩子大做文章。南海萬達廣場引入了號稱“藍色迪斯尼”的中國原創海洋童話主題樂園“大白鯨世界兒童樂園”以及楊紅梅藝術培訓中心。城南新開的大型商場兆陽廣場,雖然體量僅3萬多平方米,但引入了佛山首家樂高活動中心,營業面積近千平方米。

  體驗性業態高歌猛進,而與電商直接競爭的百貨業態,卻出現了萎縮之勢。南海萬科廣場雖然也引進了自營業態萬科百貨,但是所佔比例非常小。而怡豐城、兆陽廣場則乾脆摒棄傳統百貨店而走專賣店的路線,但其所佔比例也不大。

  精彩活動吸人氣 旺消費

  各大商場除了在招商過程中增加體驗業態比例外,在節假日行銷中,還注重打造主題活動,用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人氣,帶旺消費,這是實體商家體驗性的關鍵所在。

  據悉,在今年的“雙十一”期間,佛山各大商家紛紛推出脫“光”、搶購等活動,加入到這場消費盛宴中來。“雙十一”當日,東方廣場將舉行佛山全城相親大會。活動現場將分多個專區。印象城同樣在脫“光”方面巧花心思。11月8日~11日,情侶們到印象城購物,掃描印象城微信二維碼即可免費列印合影一張,還有機會把“理想情人”(大熊公仔)抱回家。

  南海廣場則從11月5日~18日推出“悅食越愛”餐券團購活動;在百貨區單筆購滿200元或以上,可5折團購餐券!凱德廣場則圍繞兒童交際做文章,每週二~週六晚上19:30~21:00,凱德廣場會安排英語、彩繪DIY等免費體驗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

  趨勢:

  實體商家頻頻實質性“觸電” 線上線下共作戰

  前些年,佛山各大實體商家的“觸電”還只是停留在“構思”階段。不少商場雖然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但僅限于産品展示,沒有實質性的動作。

  但隨著技術的改進,以及對電商認識的逐步深入,今年,實體商家在電商領域有了更實質性的進展。首先,實體商家有了實質性的網際網路思維,一切從用戶出發,“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目前,在東方廣場、南海萬達廣場、南海萬科廣場等商場內逛街均可享受免費的WIFI服務。萬科廣場還引入了極致服務理念,場內備有手機充電櫃、應急藥箱、女性關懷用品,還可租借雨傘、嬰兒車等,滿足購物者的應急之需。另外,目前幾乎所有商場都開通微信服務公眾號,在運營公眾號上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向用戶推送商場活動、商家新貨、應季商品推薦等內容。還有,實力商家本身也在籌建O2O平臺。據悉,萬達與騰訊、百度兩大網際網路巨頭打造的O2O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預計最快明年7月底可以投入使用。

  除了商場本身在頻頻“觸電”之外,品牌商家也紛紛線上上線下兩條線作戰。據悉,今年以來,多家國際快時尚巨頭正式宣佈開設網店,開啟了其電商之路。今年3月份,歐洲知名時裝品牌C&A進駐中國最大零售網站“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9月,H&M自建網上商店正式在中國亮相。10月,Zara也正式登錄天貓官網,建立旗艦店,並對外宣稱天貓官方旗艦店出售的産品會和Zara零售門店以及官方網站上的定價維持一致。

  線上商家走出“虛擬” 自建實體店強調體驗感

  一面是實體商家的頻頻“觸電”,另一面是線上商家走出“虛擬”,建實體店強化體驗感。夢芭莎原本是一個專營網上平臺的內衣品牌。今年夏天,夢芭莎O2O時尚生活體驗館在廣佛智城正式開業。消費者在這裡除了能得到專業的服裝搭配建議、便利實惠的交易外,還可直接購買服裝物流到家,甚至通過導購員實現預約試衣。

  實際上,線上商家的日子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好過。一位在淘寶上經營多年的廣州原創服裝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線上的競爭越來越殘酷,網購服裝的“硬傷”多。他本人已把工作的重點從線上放到了線下,“準備進軍餐飲業,這種最傳統的體驗業態才是真正不會過時的。”

  據了解,像夢芭莎一樣,願意從線上走下來進行線下實體佈局的商家還很少。而線下的實體商家在“觸電”行動上卻顯得更為主動。

  觀點:

  實體+電商“兩條腿”走路 更穩健更長遠

  綜觀佛山的各大購物中心,在這今年電商的滾滾洪流之下,依然遍地開花,而且發展得也不差。“人們總是渴望面對面地溝通與交流,人與人之間的這種溝通方式決定了電商不可能取代實體商業。”業內人士彭先生説。

  鵬瑞利廣場負責人也認為,在資訊化時代,電子商務是一個趨勢,不過電子商務與實體商業之間並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一種融合關係,今後電子商務與實體商業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電子商務雖然具有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優勢,但沒有結合消費者的消費體驗,而體驗正是實體商業的優勢所在。

  目前,在零售界已經基本達成這樣的共識:網際網路時代的零售業既非單純的電商,亦非傳統的線下,而是線上線下有機的融合,“兩條腿”走路才更穩健、更長遠,“空軍”與“陸軍”的無縫整合才更有戰鬥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