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獐子島事件求真相:基金躺槍受傷投資者稱死要見殼

  • 發佈時間:2014-11-03 20:0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獐子島事件求真相:基金躺槍受傷 投資者稱死要見殼

  

  10月30日晚,獐子島的一紙“變臉”公告瞬間激起千層浪。公告中稱,由於北黃海遭遇異常冷水團,公司三年前投苗、即將捕撈于105.64萬畝海洋牧場中的蝦夷扇貝顆粒無收。受此影響,公司前三季業績“大變臉”,由盈利變為虧損約8.12億元。至此,2014年A股最大的一起“黑天鵝”事件誕生了,“扇貝都去哪兒”也成為市場流行的調侃句式。

  “神秘”的蝦夷扇貝

  一切似乎發生得毫無徵兆。這次事件的主角,正是獐子島的蝦夷扇貝。

  今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獐子島公司在存量抽測中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公司于10月14日向交易所申請停牌,並邀請海洋科學家和會計師到現場進行系統調查。

  根據抽測結果、中國科學院近海觀測相關的監測和調查數據,綜合判定公司的海洋牧場發生了自然災害,災害主要原因是北黃海冷水團低溫及變溫、北黃海冷水團和遼南沿岸流鋒面影響、營養鹽變化等綜合因素。由此,獐子島蝦夷扇貝遭受了“滅頂之災”。公司決定對105.64萬畝海域成本為73461.93萬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放棄採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海域成本為30060.15萬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28305萬元,扣除遞延所得稅影響25441.73萬,合計影響凈利潤76325.2萬元,全部計入2014年第三季度。

  作為以海産品為主要存貨的公司,海參、扇貝等佔獐子島的資産比重較大,一旦出現任何閃失,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不言而喻。不過,8個億的扇貝説沒就沒了,顯然令人難以接受。

  “驚呆了”的分析師

  公告當晚,一位長期跟蹤獐子島的行業分析師就表示:“今晚農業分析師都在討論這個事情,我們也都驚呆了。”第一,這件事情不正常,以前都沒出現過,怎麼一瞬間就出來了?第二,此次出事的海域中有2011年就底播的種子,至今已三年,為什麼到了收穫期突然出現問題?此前公司的監測制度呢?第三,到底是因為自己養殖不當,還是確實是天氣的原因?

  冷水團異常的“天災”,被獐子島看作是導致百萬畝扇貝絕産的主要原因。然而,質疑聲依然此起彼伏。一些疑點的陸續浮出水面。

  而被分析師認為“最具疑點”的細節,來自融券交易數據。從10月伊始,不少投資者融券賣出了這家被諸多機構看好的個股。深交所披露數據顯示,獐子島自10月8日至10月13日累計被融券賣出14.65萬股。停牌前三個交易日的放量下跌,融券賣出的忽然升溫,獐子島的巨虧“似乎”顯得早有跡象。

  其次,在9月底也就是“冷水團事變”發生後,多家機構仍然發佈了充滿樂觀的獐子島研究報告,稱“公司2015年扇貝畝産將會得到提升”,並一致看好公司業績回升。作為講究實地調研、深入一線的專業機構,為何會出現這種“黑白不分”的烏龍報告?

  “欲哭無淚”的投資者

  黑天鵝事件發生後,獐子島在10月31日召開了海洋牧場災情説明會,公司董秘孫福君稱這次事件為20年來未遇,主要原因是冷水團。區區一個冷水團的解釋當然擋不住投資者的質疑,8億巨虧事件很有可能變成一個死無對證的無解迷局。

  總結起來,投資者對獐子島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一是,如何證明2011年的時候確實投苗了?二是,如何證明即將採捕的扇貝確實已死亡?

  針對獐子島沒有投苗、虛增存貨的質疑,獐子島鎮集體經濟管理委員會張主任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非常肯定地表示:“投苗這麼大的事情怎麼會有假。每年11月中旬開始的投苗,是一年之中的大事,公司專門從福建租大型的船舶來進行投苗,獐子島有許多人是集團的員工,都要參加投苗期的‘大會戰’,每一年投苗都是客觀存在的。”

  對於“死要見殼”的問題,公司董秘孫福君給出的説法是,“扇貝目前的回捕率大約在10%-15%左右,每畝播5500枚的話大約只能收回550枚。大部門死亡的貝苗要麼被沖走,要麼被掩埋在海底,只有少量扇貝殼會撈上來。如果死殼都能大量撈回來的話,海底不早被刮壞了嗎?”

  “復牌那天一開盤就搶挂跌停價,能不能逃出一條生路?這不知得挨幾個跌停板!”一位西安股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那麼多的扇貝,要是活著應該有肉,就算是真死了,也得有殼能撈上來給大家看看吧?”

  “躺槍受傷”的基金

  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本次巨虧,市場人士紛紛猜測,獐子島復牌後連續跌停已是大概率事件,更有人認為可能至少有5個跌停,而從公司三季報公佈的股東情況看,屆時最受傷的無疑是基金經理們,特別是向來以謹慎穩健著稱的國家隊——社保基金。

  據悉,獐子島一直是頗受基金青睞的“大白馬”,據統計,公司自上市以來共有35隻公募基金、16隻券商理財集合先後重倉持有。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包括3隻社保基金組合在內的9隻機構組合持倉獐子島。

  數據顯示,目前獐子島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位居第五六七位的均為社保基金,分別是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四組合、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八組合、全國社保基金一一零組合,三者合共持有超過2500萬股,市值近4億元,且其中兩隻是在三季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倉。

  儘管在獐子島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之中並未出現公募基金的身影,但是依舊有不少公募基金持有獐子島。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安潤混合型基金持有的獐子島股份數量是目前為止單只基金持股最多的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持有獐子島119.99萬股。

  11月3日獐子島繼續停牌,不少券商機構也下調了公司評級。其中,申銀萬國將獐子島評級下調至“中性”,並下調其2014-2016年畝産至31/50/56公斤,調整其EPS(每股收益)至-1.54/0.13/0.41元 (此前為0.17/0.38/0.70)。中投證券也下調了獐子島盈利預測,公司調整後的2014-2015年EPS分別為-1.08元、0.35元(此前為0.20元、0.65元)。鋻於公司2014年將出現重大虧損,將公司投資評級由“強烈推薦”下調至“推薦”。

  真相,到底在哪兒?

  眾説紛壇,“海底銀行”遭洗劫是天災還是人禍?事件發展至今尚未有確鑿結果,但仍帶給我們警醒和思考。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早在2012年,獐子島管理層就已經發現了深海底播蘊含的巨大風險,出於對底質多變和洋流影響的擔憂,近兩年公司底播面積大幅萎縮。然而,將近三年時間,對於已經意識到的風險擔憂,公司方面既沒有向投資者公開提示風險,也沒有加強深海底播海域監測予以防患。

  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坦言,近幾年對於深海養殖的探索過於樂觀,此次受災既有冷水團自然災害的原因,也有管理和風險控制方面的問題。

  有券商分析師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獐子島在向深水區的擴張中過於倉促,無論是深水區的水深條件還是底質條件,公司都沒有進行充分的勘探論證,包括此次的冷水團。由於對該海域的氣候和海水條件缺乏了解,公司甚至根本沒有準備應對之策。”

  鉅額損失已釀成,但投資者是無辜的。扇貝的去向究竟如何,投資者和市場都在討要一個有説服力的説法。資本市場之中牽涉各方利益,獐子島事件的影響巨大。因此,如何開展公正有效獨立的調查?是否需要監管部門的介入?如何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監管細則,以預防更多農業公司財務“黑天鵝”事件的發生?這些都是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問題。

  法治化市場,需要事實和真相。(李苑 綜編)

獐子島(00206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