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趙元任與王力:一語一言關師情

  • 發佈時間:2014-11-01 01:30: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魏邦良

  ■人物紀事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幼年時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後就被迫輟學。經過幾年的自學,王力學業上有了很大長進,便當了私塾老師。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自己學生家裏看到十四箱書胡亂堆放在一間廢棄的空房裏。一打聽,才知道這十四箱書是學生的祖父生前所藏。祖父去世後,後代中沒有做學問的,書就堆在這裡不見天日了。看到王力戀戀不捨的樣子,學生家長慷慨地對他説:“你想讀,就乾脆搬回去吧,放在這裡,遲早也會被蟲蛀了。”王力大喜過望,將書搬回家。為了儘快讀完這十四箱書,王力索性將教職辭了,專心苦讀。

  不久,在朋友的資助下,王力得以去上海南方大學深造。1926年,清華國學院招收32名研究生,剛讀大二的王力決定報考。因為有14箱古書墊底,王力順利答完試題,終以高分上榜。

  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均是蜚聲中外的文化大師:陳寅恪,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王力的學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

  在四大導師中,趙元任對王力的影響最大。

  在清華國學院中,趙元任主講音韻學。他的語言天賦在當時的中國幾乎無人能比,不僅熟諳各地方言,而且精通多種外語。他特別勸王力要學好外語,説:“西方許多科學論著都未譯成中文,不懂外語,就很難接受別人的先進科學。”

  一次閒談中,王國維告訴王力:“我原來愛好文學,後來為什麼研究古文字和歷史呢?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你們看,我研究的東西,有誰能提出反對的意見?”

  聽了這番話,王力大受啟發,他想,語言學,不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嗎?於是選定語言學作為自己的專業,跟隨趙元任去開啟自己的學術之路。

  當時,只有王力一人選語言學為專業,他和導師趙元任的關係自然較其他導師親了一層。除了在課堂上接受教誨,王力還時常去老師家問學。趙元任夫婦也喜歡王力的誠實、樸拙與勤勉。有時趕上吃飯,師母就對王力説:“邊吃邊談,不怕你嘴饞。”在老師家,王力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做了老師的“入室弟子”,學問上的“登堂”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王力的畢業論文是由梁啟超和趙元任共同指導完成的。梁啟超對他的論文評價很高,趙元任則對其論文提出嚴厲的批評:“未熟通某文,斷不可定其無某文法。言有易,言無難!”

  梁啟超的激賞讓王力大受鼓舞,信心倍增;趙元任的批評則讓他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兩位導師仿佛約好了一般,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而這對王力成長卻大有裨益。就像煉鋼,要用烈火燒,也要用冷水淬。

  在清華國學院畢業後,王力聽從趙元任的建議赴法留學。其間,王力寫了篇論文《兩粵音説》,經趙元任介紹,發表在《清華學報》上。在論文裏,王力斷言兩粵方言沒有撮口呼。後趙元任去廣州調查,發現廣州有撮口呼,就給遠在法國的王力寫信糾正他的説法,在信裏,趙元任舉了“雪”這個例子。王力收到信後,既愧疚又感動。愧疚的是,老師早就對他説過,“言有易,言無難!”而他再次犯了輕率言無的錯誤;感動的是,老師為了核實他論文的説法,竟然在廣州調查了一年。自此,王力把“言有易,言無難!”當作了自己的座右銘,他對別人説:“趙先生這句話,我一輩子受用!”

  在趙元任眼中,王力有天賦有幹勁有耐心,是一塊可貴的“璞”,所以他才高標準嚴要求,一心將“璞”琢成玉。王力赴法留學後,學問不斷精進,趙元任對這個弟子自然越來越欣賞器重。有著作問世,即寄贈。1928年夏,趙元任將著作《現代吳語研究》,寄給巴黎的王力,扉頁上寫著:“趙元任向你問好。”1929年6月,趙元任又從檀香山寄給王力一本法文書《時間與動詞》,扉頁上題詞:“給了一兄看。”1975年,趙元任又從美國加州給王力寄去《早年自傳》,扉頁上寫道:“送給了一兄存。”

  1971年10月,趙元任八十大壽,很多弟子前去拜壽。趙元任夫人楊步偉對滿屋子的學生感慨:“今天五代同堂,獨缺第二代。”第二代就是王力,當時正在大陸接受“改造”呢。

  1973年,中美關係改善,趙元任攜夫人回國訪問。他提出要求,想見王力。在周總理的關心、安排下,暌違多年的師徒終於在北京相聚。趙元任在北京逗留時間很短,但王力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四次拜訪老師,敘談別情,請教學問。

  趙元任回國後,用特製的綠色信封給王力寄來一封短函:

  了一兄鑒:

  這次回國得機會見面座談,高興得很,就是可惜時間匆促,沒能多談為憾。回來了,雜務紊亂,一時沒有寫信為歉。以後聽説交通比以前要方便一點兒,沒準兒明天又要回來,也許可以多呆一忽兒吶。

  此上,即頌

  近福

  趙元任上

  內人附筆問好。

  王力接信後,立即回信:

  宣重吾師:

  奉讀七月二日手教,非常高興。這次您和師母回國,我能見面四次,重聆教益,實在感到欣幸。特別感到欣慰的是您和師母八十多歲的高齡還是那樣健旺,希望你們長壽百齡,在學術上做出更大貢獻。

  生 王力拜上

  1973年7月27日

  1981年,趙元任夫婦再次回國。北大為他召開了盛大的歡迎會。王力在致辭中表達了對老師的崇高敬意:“趙老是國際著名的語言學家,美國語言學界有句評語:‘趙先生永遠不會錯!’他又博學多才,做過數學家、物理學家,精通英、法、德日多種文字,對哲學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又是音樂家。他的成就首先是‘博’,然後是‘約’,值得我們學習。”

  那天,趙元任的興致也頗高,唱了那首自己作曲、劉半農作詞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趙元任長年旅居美國,但對祖國的掛念一日未斷。他自製了一些綠色信封,信封印有全家福,每隔十年會給親友寄這種特製的信。王力收到過兩封。一封寫于1938年,當時,王力隨同清華大學輾轉遷徙至雲南昆明。趙元任在信上説,“過了長沙,就沒有馬桶了”,又叮囑王力“昆明海拔高,煮雞蛋要多煮一會兒”。幾句家常話,蘊含著老師對弟子的關愛。另一封是趙元任1973年回國後寫給王力的——上面已提及。

  1982年,趙元任在美國去世。王力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哀悼恩師。之後,又寫了一首《哭元任師》:

  離朱子野遜聰明,曠世奇才絕代英。

  提要鉤玄探古韻,鼓琴吹笛譜新聲。

  劇憐山水千重隔,不厭揂軒萬里行。

  今後更無青鳥使,望洋遙奠倍傷情。

  詩中的“青鳥”,即指那特製的綠色信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