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農網改造為絲綢産業提供動力
- 發佈時間:2014-10-31 07:29:38 來源: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譚卓雯 本報通訊員 陳欽榮
“我養蠶快20年了,也是這兩年比較見錢。”宜州石別鎮大亮村蠶農韋家文樂呵呵地向記者説起了他的致富經。
韋家文是大亮村頭一個養蠶的農民。聽説種桑養蠶投入少、見效快,1995年入春後,韋家文種了2畝桑樹開始養蠶,頭一批就收入400元。沒想到第五批蠶才出生沒幾天,就一批接一批死去,讓他措手不及。原來,蠶對溫、濕度非常敏感,低於22℃或高於29℃則容易發病。養一張蠶正常能收40公斤蠶繭,但每年入夏后的兩三個批次,韋家文每張只收到10-25公斤左右。
2010年,宜州市掀起新一輪農網改造,大亮村換上了大容量變壓器,供電可靠率也大幅提高。電力充足了,用電更穩定了,韋家文想到了用大型空調養蠶。2011年,在宜州供電公司的幫助下,韋家文的蠶房安裝了兩台4000瓦的水冷空調,接上了專用線路,蠶寶寶全部住進了空調房。
“空調養蠶後成活率高多了,現在電力這麼穩定,我可以放心擴大規模,每個月多養4到5張,收入翻番了。”韋家文高興地説,現在一年能養蠶8到10批,年收入超過20萬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宜州市3500多個自然屯中有90%以上農戶種桑養蠶。截至今年上半年養蠶結束,宜州市養蠶約83.8萬張,鮮繭産量3.15萬噸,養蠶收入達12.1億元。
依託充足可靠的電能,包括水冷空調、軌道式喂蠶裝置、全自動取繭器等各種大型器械裝置紛紛登場,不僅讓蠶寶寶的生長環境更加舒適,蠶農的勞動強度也大幅降低,效率和效益翻倍提升。
在永定村納單屯,養蠶大戶、集約化養蠶專業合作社社長石忠勝介紹説,近年來村裏成立了合作社,建起每間100平方米的6間大蠶房,一改從前分戶養蠶的模式,組團進行工廠式集約化養蠶。“養蠶變成機械化、自動化後,電不夠用了。”
目前,納單屯共25戶農戶,通過發明和引進“滑橋喂蠶裝置”、“自動上蔟升降機”、“全自動取繭器”等新技術,實現自動化集約式養蠶,畝産值可達9000元,比單家獨戶養多了一倍。每年養蠶季節適逢用電高峰期。為保障蠶農養蠶用電需求,宜州供電公司採用“以大換小”方式更換變壓器,緩解用電壓力。各供電所還安排專人進到村裏,檢查變壓器、配電櫃,對蠶房做到逐戶檢查,幫助蠶農更換蠶房內外的老舊電線、破損開關,消除用電隱患。
國家“東桑西移”政策使宜州成為全國最大的縣域桑蠶生産基地,也帶動了當地絲綢加工業發展。短短幾年間,宜州絲綢加工産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發展到目前的20家,繅絲企業裝配自動繅絲機發展到181組,裝機量和繅絲能力分別佔全廣西總量的1/4,居廣西首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