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關於加快山東省技術市場發展的建議

  • 發佈時間:2014-10-29 01:30:4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3年,山東省共登記技術合同14405項,成交金額188.64億元,同比增長28.29%。技術交易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技術交易在全省轉方式調結構中發揮重要促進作用

  1.技術交易加速區域科技成果轉化,有助於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成交金額93.19億元,佔全省的49.4%。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成交金額28.25億元,佔全省的14.97%。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成交金額69.4億元,佔全省的36.8%。西部經濟隆起帶技術交易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成交金額27.26億元。

  2.技術交易有效促進了高新技術開發利用,成為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紐帶。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技術交易最為活躍,成為技術交易的熱點。電子資訊領域成交金額34.59億元,佔全省的18.34%。生物醫藥領域成交金額16.39億元,佔全省的8.69%。新能源與高效節能領域成交金額30.68億元,佔全省的16.26%。

  3.專利技術交易量增加成為新亮點。共登記專利技術合同662項,成交金額20.31億元,同比增長15.52%。自然人轉讓專利合同71項,成交金額1.81億元。發明專利數佔專利交易總數的31%。産業重大關鍵性技術所形成的專利交易額明顯增加,佔交易總額的26%。

  4.企業在技術交易中的主體地位凸顯。全省共有1802家企業進入技術市場,成交金額143.79億元,佔全省的76.22%,同比增長28.18%。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成交金額21.86億元,佔全省的11.59%。企業的技術交易量已遠遠超過了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在技術交易中的主體地位凸顯。

  5.技術交易密集區初現端倪。全省20家省級以上高新區成交金額26.87億元,佔全省的14.24%。濟南市歷下區、歷城區、青島市嶗山區等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密集區持續保持技術交易額穩定上升,分別達到3.33 億元、4.02億元和10.27億元。經濟發展較快的龍口市交易額度達到4.42億元,成為縣域技術交易活躍區。

   二、加快技術市場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山東省技術交易額處於全國第9位,佔生産總值的比重為0.34%,與廣東省的0.86%和江蘇省的0.99%相比,差距較大,難以滿足全省科技經濟發展的需要。

  1.政策支援落實力度不足。南京、深圳出臺了技術轉移促進條例,湖北、陜西等十多個省市制定了技術轉移促進行動實施方案,設立了技術轉移專項資金。山東省促進技術轉移的法規政策體系不健全,尚未設立技術轉移專項資金,缺少對技術市場的資金投入。

  2.缺乏全省性的技術交易平臺體系。與國內先進省市相比,山東省技術市場資訊化建設滯後,技術資訊傳播不對稱、時效性不強、有效供給不足,交易手段落後、網上交易少,導致技術交易成本高,渠道不暢,制約了全省技術市場健康快速發展,亟須建立一個綜合性、全省性的技術交易服務平臺。

  3.技術市場機構和隊伍建設薄弱。技術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弱化,難以進行有效的技術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技術仲介機構數量少,服務水準低,大多缺乏對科技成果評價及對無形資産評估的資質和能力。全省技術經紀人普遍素質不高,停留在牽線搭橋、提供資訊等低層次服務上,技術水準和經驗明顯不足。

  4.技術市場區域發展不平衡。西部經濟隆起帶5市技術成交金額只佔全省的15.19%。西部各市技術交易量普遍偏少,年交易量少的在2億元左右,多的5億元左右。西部地區交易的90%以上是傳統技術,高新技術交易乏力,增長緩慢,出現了疲勞期。

  三、加快技術市場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1.優化技術市場發展環境。研究和完善激勵自主創新、體現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等原則的政策與制度,條件成熟時設立山東省技術轉移專項資金,充分調動技術交易當事人的積極性。加強技術交易分類指導,研究推廣技術交易密集區的發展模式,加快欠發達地區的技術市場建設。

  2.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建設。建設集展示、交易、共用、服務、交流“五位一體”的中心性區域化的大型市場交易網路和體系平臺。實施技術成果拍賣、技術難題招標制度,實現技術市場“網上網下相結合”的運作模式,儘快建成立足山東、面向全國的技術交易中心。

  3.構築技術轉移組織體系。圍繞區域發展戰略實施,構築區域性與行業性縱橫交錯的技術轉移組織體系。重點建設4家區域性技術轉移中心:依託省科學院成立技術轉移聯盟,加強省會城市經濟圈的技術輻射;壯大魯南技術産權交易中心,支撐西部經濟隆起帶的發展;成立壽光現代農業技術轉移中心,助力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在青島技術轉移中心基礎上設立藍色經濟技術轉移中心,服務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圍繞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傳統優勢産業發展,佈局建設10家專業性較強的行業技術轉移中心。

  4.建立技術金融服務中心。搭建政府投入為引導,融資擔保、風險投資配套銜接的科技投融資平臺。完善無形資産評估制度,探索智慧財産權、著作權等科技資源的市場化融資擔保模式,拓寬科技融資渠道,促進技術市場與金融市場的融合,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機結合,緩解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作者係山東省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