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校一起攻理論,和企業一起搞轉化
- 發佈時間:2014-10-29 01:30:4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們希望,把實驗室打造成‘人才聚集高地,科研創新特區,協同創新基地’。”先進成形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單忠德説,機械研究總院給予了一些優惠政策,主要考核我們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産業孵化,相對應地我們進行了一些機制上的創新。
創新平臺:
增強交流 緊密聯繫
科技部部長萬鋼曾強調,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應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宗旨,以改革為動力,創新機制,整合資源,推動實驗室的發展。
牽頭組建了先進成形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並擔任主任至今的單忠德告訴記者,實驗室為此搭建了許多行業服務平臺,以促進成果轉化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這些服務平臺包括了兩個方面。”單忠德介紹,一方面是實驗室聯合企業、院所等共建産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如牽頭組織成立“中關村未來製造業産業技術國際創新聯盟”“機械裝備工業節能減排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在聯盟框架內,與部分企業簽訂更深層次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推動了科技創新源頭獲取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這可以使我們的研究更有目的性,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單忠德説,建立聯盟的出發點,就是為了解更多的企業需求,協同開展創新研究及成果應用,通過交流,就更容易組建産學研結合的隊伍,成果能夠儘快走出實驗室。
而另一方面,即與用戶企業、院校聯合共建研發基地、工程實驗室,使其成為利益共贏的紐帶。企業將技術研究中心建在實驗室,利用實驗室的智力資源,實現雙方的跨越式發展。
“我們轉制科研院所,可以定位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之間。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相比較而言,高校的理論研究水準要更高些,通過與其合作,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檔次。而且,高校在基礎研究設備上也很齊備,正好彌補我們這方面的不足。”
而企業中的研究機構知識更新相比較我們而言要慢一些,企業更偏重産品開發,所以我們與企業的合作能給他們帶去新的科研理念、製造技術及裝備,而通過與企業密切接觸,了解企業的技術需求,並結合行業發展需要,實驗室組織相關專家聯合承擔國家科研課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可産業化技術及裝備的課題研究,推動研究成果的産業化進程。單忠德説:“與泰安康平納毛紡織集團,共同組建的紡織染整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是很好的例子。”
創新模式:
矩陣管理 集中優勢
在管理方面,實驗室內部採取獨立運作、矩陣式管理等創新管理模式。
實驗室財務、人事等完全獨立,“不承擔實驗儀器設備增值任務,但必須承擔保值任務,只考核科技産出,但需對接市場自我良好運轉”,內部採取矩陣式管理模式,克服了重點實驗室容易出現的人員結構鬆散、資金投入分散、設備産權模糊等難題,有利於集中優勢資源快速搭建實驗條件。
“所謂矩陣式管理,是因為實驗室剛組建的時候,儘管引進了一批年輕人,但是有經驗的人才比較少,所以我們按照特長把他們分成了設計組、控制組、軟體組等等。尤其一些水準比較好的人,可以在各個項目間共用。”單忠德強調,這種不同於課題承包制的模式,提高了效率,減少失誤,充分發揮了每個人的潛力,也讓他們在成長中互相影響。
另外,通過管理提升,制定績效考核、評優評先、重大科技成果、論文獎勵制度等,對做出突出成績和貢獻的骨幹人才實行獎勵,既有效地激發了廣大科技人員刻苦鑽研技術、多出科研成果的積極性,又在團隊中形成了良性價值導向,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使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成為實驗室的標桿。
呼籲:
給我們個站上起跑線的機會
那什麼是限制實驗室發展的短板?
“對於從事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要給予持續穩定地支援,以便更好地完成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做好行業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面對記者的問題單忠德提到,國家對企業重點實驗室的支援有限,他們一路走過來,沒有運營費,沒有投資。
據了解,實驗室運作七年來,自籌累計近4000萬元用於科研儀器設備的購置(研製)、配套設施改善、實驗室開放課題、實驗室日常運作等。新增儀器設備100多臺套,建立起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平臺、特種加工工藝實驗平臺等9個實驗平臺,但還有很多儀器設備因經費缺乏無法購置。“這些投入,都是我們依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企業的收入。”單忠德説,問題是由於也要考慮市場和生存因素,況且有些很基礎的選題立項,尤其是高水準研究所需要的實驗設施條件,如果沒有支援很難展開。
還有一條,單忠德希望全體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有更多推薦承擔項目來源與渠道。國家科技計劃科研條件領域項目實行的入庫制,而專門設立來做基礎研究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卻沒有參與資格。
“我們希望廣大重點實驗室將來都能獲得推薦項目申請的渠道,使實驗室能夠有機會承擔更多的國家科技任務,更好地發揮出實驗室的作用。”單忠德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