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高精度“超短基線定位系統”打破國外壟斷
- 發佈時間:2014-10-25 01:29:5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唐曉偉 記者李麗雲)記者10月23日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獲悉,“蛟龍”號在日前完成的2014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的科考任務中,首次使用了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自主研發的國産高精度“超短基線定位系統”,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格局。
在幽深的海底,要想知道潛水器所在位置並不容易,因為無線電波在水中的快速衰減使GPS的定位手段無計可施。聲波是目前最有效的水下遠距離傳播的資訊載體。聲學定位系統分為長基線、短基線和超短基線三類。超短基線的接收感測器就類似於人類的耳朵,兩耳之間的距離就相當於基線。長基線系統的信標之間相距幾公里到幾十公里,基線越長,精度越高。但潛水器進行水下精確作業時,需要在海底布陣,複雜且受限。此次測試的超短基線系統,接收感測器之間僅相距幾十釐米,最大優勢便於安裝、應用靈活。
超短基線定位系統工作原理就是在水下被定位的目標上,安裝聲信標,水上的船體安裝超短基線基陣,聲信標發出聲信號,超短基線系統接收到信號後測算出目標的方位及距離。以“蛟龍”號為例,當其身處海底時,在水下每8秒向母船發出一次聲學信號,信號到達母船上的超短基線定位系統各接收感測器時會有先後順序。利用這種時延差,超短基線系統就能計算出“蛟龍”號的具體位置、所處的深度以及與母船的距離。
孫大軍教授團隊從2002年開始進行相關研究,2013年研發成功國內首臺定位系統産品,改變了科考船在定位系統維護、升級和出口許可限制等方面面臨的被動局面。該系統目前已在國內“大洋一號”、“科學”號、“向陽紅九號”等科考船上安裝。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