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上市公司迪安診斷:聚焦産業鏈 縱向精耕細作
- 發佈時間:2014-10-24 17:4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10月2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走進上市公司,今天走進的是迪安診斷。在迪安診斷員工的眼中,公司的總裁陳海斌最常説的一句話就是“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想著田裏的”。這體現出迪安這家健康服務企業怎樣的經營理念?作為全國醫療服務行業領域的領軍企業,迪安診斷剛剛經歷了轉型升級的第一個十年,對於公司的下一個十年陳海斌又在謀劃怎樣的藍圖?他心裏的這片田地又是如何呢?主持人劉倩對迪安診斷董事長陳海斌做了專訪。
劉倩:很多人在試圖了解迪安診斷的時候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説這家公司是以提供診斷服務外包為核心業務的獨立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機構。您能不能通俗的給大家做一個解釋,在您看來迪安診斷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陳海斌:因為我們是B2B的業務模式,通俗的講,迪安的定位就是“醫院的醫院,醫生的醫生”,就是醫院把他們做不了的高成本、高投入、高風險的一些病理的檢測項目外包到我們投資建設的中心,起到一個集約化檢測的目的。
劉倩:您知道您的員工怎麼評價您嗎?
陳海斌:這個沒底。
劉倩:他們説您經常跟他們説一句話,一定要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想著田裏的。您在企業創辦到發展的過程當中老説這句話,我覺得您胃口挺大的,為什麼老説這句話?
陳海斌:與其説胃口大,不如通俗的説把公司的戰略能夠比較清晰的表述給大家。其實迪安在整個創業的過程當中並非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在早期是做基因診斷技術PCR技術的一個投放合作項目起家的,但是我們在1998年曾經遭遇過一個政策的危機,公司幾乎倒閉,因為我們當時所有的雞蛋都在一個籃子裏面,就是去做這個項目的投放合作。當時衛生部下文説這個技術因為本身規範的問題,暫停在臨床應用,我們不得不把所有項目都要關停,都要整頓,當時實際的狀況是我們差點要餓死,但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才有這樣一個思考,要有一個戰略的眼光、戰略的思維來規劃企業的發展。
劉倩:三季報剛剛出來,40%多的增長速度,對於一個創業板的企業來説不算低,但是您還是在想著田裏的,還是在不斷的居安思危,有危機感。您現在也提出一個觀點,迪安診斷接下來還要再轉型,您打算轉向哪?
陳海斌:今年正好是迪安醫學檢驗創辦十週年,也是我們上市三週年,剛過了這個時間。今天哪怕我們遇到再大的困難,再大的挑戰,也沒有像1998年公司差不多瀕臨倒閉的那種困境,那種絕望。
所以我説我們一定要趁著日子好過的時候能夠未雨綢繆,年初就提出一個再創業,這個再創業往哪創,去年一年叫我們的戰略規劃年,在這一年當中,我們通過跟客戶的交流、跟行業的政策制定者的溝通,還有我們內部閉門的會議,不斷的思考,最後我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迪安還是要聚焦在一個健康診斷的産業鏈上去佈局,縱向的精耕細作。
毫無疑問,迪安十年的發展,我們的判斷一定是機遇大於挑戰,而且是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機遇的市場。一個是了解國家的醫療改革的一個政策方向,比如説今天提倡社會化,鼓勵民營醫療診所的開設,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醫院也在改變體制機制,在恢復它的公益性。我們通過搭這樣一個平臺,去做集約化的檢測,一定可以讓成本更低,可以讓反映的報告的時間更短。同時,在利益機制上可以跟客戶共同分享,所以在商業模式的設計上,我們看好這個項目未來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劉倩:您看好肯定也有其他的企業會看好,激烈的競爭當中您覺得勝算的把握是什麼?
陳海斌:一個行業被大家看好一定會有競爭,但反過來講,競爭是促進這個市場的發展,如果今天這個診斷市場只有迪安一家,迪安一定沒有今天的規模,只有通過競爭才會促進提升,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品質、服務,在創新上,如何能夠走在行業領導者的地位上,這是關鍵。
今天下午在迪安診斷召開的《健康服務業論壇》上,浙江發改委社會處副處長何洪波表示,健康服務業已經成為未來浙江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根據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的指示精神,浙江省打算在未來幾年形成近萬億的健康服務産業,打造一批類似迪安診斷這樣以高科技做支撐的健康服務業企業。
以下為現場錄音:
何洪波:要在發展健康産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這是一個宏大的目標,這樣的一個宏大的目標企業是關鍵。我們的傳統産業發展到今天,中國也好,浙江也好,基本上現在産業都處在一個全面過剩的狀態,像迪安診斷這樣年均增長能夠達到30%-40%的企業在哪?在傳統行業裏是找不著的,必須要有這樣一批企業的成長,才能支撐浙江,乃至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作為浙江省的健康服務業的領軍企業,乃至於全國的一個標桿性的企業,我認為迪安診斷的發展本身促進了國家的、省裏的健康服務業相關政策的出臺,省委省政府政策文件的出臺反過來也會助推迪安診斷更好的發展。
中歐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
蔡江南:當中國經濟的每人平均國民收入達到了這樣一個階段以後,人民的需求結構發生了很重要的變化,基本生存吃、穿、住的比重會越來越保持穩定,甚至下降。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國的數據,對於醫療健康佔國民經濟和居民收入支出的比重越來越高。中國從這兩年開始,我們的健康服務業正好處於相當於美國50多年前起飛的一個起點上,特別是今後十年,我覺得增長比重會非常非常快。我們在10月長假的時候,有一個團去美國參觀了美國的健康産業的創新,給我一個很深的體會,確實政府和市場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配合和互補的作用。我們參觀了美國聖地亞哥的一個民營的全國最大的生物醫學的研究所,有三千個科學家,但它是一個民營機構,政府出錢,但是是民間的一個機構,非常有創新力。我們參觀的那天下午,美國發現第一例埃博拉的病例,而埃博拉抗體研究的結構就是在這個研究所發現的。所以浙江如果在這方面,在中國可以做的比較前面,就是政府怎麼真正為這個行業創造條件,服務好,做好監管,我覺得這個行業一定會有很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
金浦産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詹銀濤。
詹銀濤:在經濟轉型的時候,傳統經濟很多行業面臨衰退,健康行業是為數不多的增長非常明確的一個行業,所以現在我相信資本都在關注健康行業,這一次醫改的政策沒有明確之前,其實資本是沒有辦法進入。醫改到底怎麼改,資本的理解很簡單,政府想用市場化的手段,第一個要解決的是滿足的問題,就是多層次的需求,所以第一個點也是高端需求上,資本怎麼進入?第二個醫改想要解決的,也是我們一直講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怎麼解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一個是增加需求,第二是提高效率。
浙江韓諾健康管理有限公司CEO金光福。
金光福:中國的投資者,還有醫療工作者,都以為我們的體檢行業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所以我來了杭州,跟迪安診斷一起開始了我們的B2C健康管理、健康體檢、健康諮詢業務。為什麼説我們的體檢業務競爭還沒開始?中國的體檢率只有19%,美國、日本做體檢的比例是全人口的72%左右,而且德國已經達到了92%。而且,現在我們的體檢市場65%左右都是低端市場,他們預測2020年,低端市場沒落到18%左右,80%多都移到高端和中高端市場。
現場互動:
提問:我是A股基金的投資者,我們對迪安也在關注,我想請問的是,對於二級醫院來講,我們到底抓到了什麼樣的重點能夠很快在二級醫院這樣一個水準上有增長空間?
回答:我再做一個完整的補充,我們的客戶群裏二級醫院佔了50%左右,一級社區醫療佔了30%左右,三級醫院佔了12%左右。二級醫院為什麼有那麼大的需求?二級醫院主要以縣市級的醫院為主,這些醫院本身的門診量,病人就比較多,同時縣市級醫院本身診斷的能力又處於有一定診斷的常規項目,他們開展的診斷項目大概在300-500項左右,而實際臨床的需求可能是700、800項,所以一方面病人多,另外一方面診斷能力有局限,所以他們外包的需求就會比較大。這幾年社區跟鄉鎮會很快起來的原因,是因為比如説現在政府要求社區首診制,尤其是浙江馬上要推行的分級診療,所以我們預見隨著這樣一些政府改革推動,未來的社區、鄉鎮跟我們獨立實驗室合作的關係會越來越緊密,而且會成為我們未來業務的一個主流。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