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節糧減損新機制該如何建

  • 發佈時間:2014-10-22 05:39: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們能再增加1億畝耕地嗎?從目前的國情農情來看,顯然是不可能的假設。

  不僅不可能增加,相反,隨著人口增長、城鎮化推進和工業化發展,每年我國還要減少600萬畝至700萬畝耕地。而且,隨著退耕還林、還湖、還草等生態建設的發展,增加耕地的假設更加難以實現。

  不過,賬還有另外一種演算法。據國家糧食局公佈的數據,我國糧食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等環節,每年損失浪費700億斤以上,大約相當於至少1億畝耕地的産量。其中農戶存糧每年損失400億斤以上;因物流方式落後和危倉老庫造成的損失,每年在150億斤以上;因過度精加工而造成的口糧損失,每年在150億斤以上。

  1億畝耕地、700億斤糧食是什麼樣的概念?據測算,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每年要新增700萬人口。另外,城鎮每年要新吸納1000萬人口,這些進了城的人口消費結構會發生變化,每年要消費更多的糧食。人口增加與消費升級兩項相加,我國每年大概要增加200億斤的糧食需求。目前,我國糧食産量已站在1.2萬億斤的臺階上,如果每年增長200億斤産量,到2020年要達到1.4萬億斤左右,才能保持糧食産需大體平衡。而我國每年糧食浪費達到700多億斤。

  所以,從節糧減損的角度看,增加糧食供應不僅可以做到,而且必須做到。

  怎樣才能節糧減損?有人説,我們有珍惜糧食、顆粒歸倉的傳統,但我們相對缺少顆粒歸倉的能力與技術。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和經濟大國,如果把在節約糧食上的不足僅僅歸結為技術不到位,未免有些避重就輕。

  從機制上看,今年國家糧食局等部門提出要建立節糧減損新機制,其實去年國家糧食局就提出要建立節糧減損機制。從機制到新機制,一字之差,體現了糧食流通主管部門對節糧減損認識的提高。但是,從哪些方面來體現這個“新機制”、有哪些舉措來保證這個“新機制”、這個“新機制”能不能量化、這個“新機制”如何檢查,需要下更大功夫。否則,就可能陷入年年減損、年年浪費驚人的怪圈。

  從糧食浪費的主要環節來看,企業運儲加工是大頭。現在,中儲糧等國有糧食企業仍然是糧食收儲大戶,近年來在實施“糧安工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這些處於節糧減損主體地位的企業是不是真的下了功夫、下了多大功夫、能否經得住檢查,同樣是一個現實問題。記者在採訪中時常聽到一些糧庫抱怨,有的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上吃國家財政補貼、下吃糧庫收儲費,導致糧庫根本無力投入節糧減損建設。現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提出要從糧食消費、流通、立法等多個領域採取措施,既嚴查問題,又嚴糾問題的根源,值得關注。

  節糧減損的環節很多,要做的事很多,既要全民行動,也要突出重點,關鍵是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只有機制真正管用、措施落到實處,通過節糧客觀上達到增加耕地的效果,通過減損來增加糧食供給,從而使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更紮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