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企業,擔起節糧的擔子

  • 發佈時間:2014-10-22 05:39: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 我國糧食生産連年豐收,目前糧食産需保持基本平衡。但人多地少是我國基本國情,淡水、生態環境等自然資源約束和氣候變化影響日益明顯,糧食穩産和增産難度越來越大。

  保障糧食安全既要開源,更要節流。減損相比于增産,節約了耕地和水資源,投入相對較小,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增強全民愛糧節糧意識,強化全社會對糧食安全形勢的認識,大力推動建立政府主導、需求牽引、全民參與、社會協調推進的節糧減損新機制,從今天起,本報推出“節糧 我們在行動”專欄,敬請關注。

  據國家糧食局發佈消息顯示,我國每年僅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環節造成的損失浪費就高達700億斤。一方面,糧食浪費嚴重,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增加、城鎮化推進和消費結構升級,我國糧食供需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保障糧食安全需要節流,企業作為節糧減損的主體,在減少糧食浪費上承擔著重要責任。

  減少拋光次數

  金秋十月,遼寧省盤錦市水稻基本收割完畢,田裏還殘留著水稻的清香。記者走進遼寧盤錦鼎翔米業公司加工車間,現代化的稻米加工設備轟鳴作響。公司黨委書記李金有告訴記者,他們採用國際先進的稻米加工設備,實行全過程封閉式純物理加工,有效降低了加工損失。

  目前我國糧食加工環節損失浪費嚴重,每年由於過度加工造成的口糧損失達到150億斤以上,其中稻穀損失70億斤。過度拋光是造成稻穀浪費的主要原因。根據調查,為提高加工精度,我國稻穀加工拋光次數普遍增加至2道以上,每增加一道拋光,就會使出米率降低1%。

  為了減少加工環節損失,鼎翔米業公司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在保證口感的前提下,實行多級輕碾、一次拋光生産工藝。該公司通過5台持續運轉的碾米機,降低碾米壓力,加長碾米線路,在保證了大米潔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了稻米的營養成分,減少了破碎,出米率達到68%。由於比其他大米加工企業減少1至2次拋光,損失相應減少2%至5%。而且,通過節能減損技術改造,鼎翔公司每噸大米耗能降至44度電,比行業平均能耗水準降低20%以上。

  嚴格執行標準

  目前不少消費者存在一個誤區,認為麵粉越白越好,大米越精越好,食用油越清亮越好。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不斷追求糧食精加工,導致營養流失和糧食浪費嚴重。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秘書長田雨軍認為,過度加工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糧食需求,給糧食安全埋下隱患,必須高度重視糧油過度加工問題,改變消費者過度追求“精、白、美”的消費觀念,引導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

  據了解,現行的小麥粉、大米、大豆油等産品標準是在兼顧營養、適口、節約的原則下制定出來的。糧油加工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就可以避免過度加工。現實情況是,糧食加工企業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往往按照過高標準生産産品。

  國家糧食局標準品質中心總工程師王莉蓉認為,解決推廣國家標準中遇到的問題,首先要引導消費者科學消費糧油産品,形成科學健康的消費習慣。其次要做好標準的貫徹實施,引導糧油加工企業按國家標準適度加工,合理控制加工精度;鼓勵和引導加工企業制定實施符合營養全、口感好、品質高、損耗低的糧油産品生産技術規範和企業標準。目前,國家糧食局制定的糧油標準達515項,基本覆蓋了糧油生産、儲存、加工和消費等環節。國家糧食局將從節糧減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大力推進糧油相關産品國家標準、産品能耗定額標準和糧油機械標準等重點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不斷完善糧油標準體系,切實提高標準的引領和指導作用。

  實施科學儲糧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優秀的糧食加工企業不僅在加工環節倡導節能減損,而且把節糧降損的理念貫徹到糧食生産、儲存等各個環節。

  湖北陽新國家糧食儲備庫周邊有主産優質稻穀的軍墾、荊頭山等大中型國營農場,糧源質優量足。

  “科技儲糧是確保糧食儲存安全、節糧減損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降低保管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陽新儲備庫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堅持科技儲糧,根據氣候環境因素,結合自身倉儲條件,實施綜合控溫儲糧。而且,該儲備庫不斷創新儲糧模式,把機械通風、環流熏蒸等新技術與雙膜密閉、稻殼壓蓋等輔助措施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套多技術優化整合儲糧模式。

  現在,很多糧食加工企業建有現代化的平房倉、立筒倉和淺圓倉,倉儲能力大大提高。鼎翔公司倉儲能力已達6萬多噸。在儲藏環節,鼎翔米業採用低溫環保的貯藏方法,每年減少糧食損失約240噸。

  為有效提高節糧減損能力,2013年,我國開始實施“糧安工程”,加強糧食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今明兩年,我國將在東北和南方糧食主産區建設1000億斤倉容,將大大減少糧食主産區儲存環節的損失浪費。

  為推動建立節糧減損新機制,國家糧食局加大節糧減損關鍵技術研發力度,推動原糧“散裝、散運、散儲、散卸”的四散化物流方式。到2014年底,將累計為全國26個省份配置817萬套新型儲糧裝具,每年可使糧食倉儲企業的儲藏損失率平均下降1.7%左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