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展中國家仍處全球價值鏈下游

  • 發佈時間:2014-10-22 01:00: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周武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世界貿易組織20日發佈了題為《2014年世界貿易報告》的年度報告指出,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下游,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活動,競爭優勢容易流失。報告分析稱,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障礙包括基礎設施和通關方面的障礙,需要優先考慮作出改變。

  報告歸納了當前世界經貿呈現出四大趨勢,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提高,發展中國家更多地參與全球價值鏈,大宗商品價格攀升以及各經濟體相互依賴程度的提高。世界貿易組織認為,貿易將在21世紀各國的發展中成為主導力量。該組織表示,進行大量改革的國家數年後能獲得2.5%以上的增長。

  報告表示,自2000年以來,發展中國家佔全球貿易的份額從33%提高到48%,最惠國關稅的削減也十分顯著,促進了貿易的擴張。發展中國家的收入正在趨近於發達國家。2000年以來,發展中國家的每人平均G D P增長了4.7%,其中G 20成員國的發展中國家發展尤為強勁,發達國家的增長只有0.9%。這種增長速度上的不一致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産出在全球産出中的比重越來越高,目前已經佔了全球産出的大半。其中發展貿易在增加收入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

  發展中國家正在越來越融入到全球經濟中。報告總結稱,在總出口的增值項中,過半數與全球價值鏈相關,南南全球價值鏈關係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以價值鏈為基礎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份額在過去25年中翻了兩番。

  報告認為,全球價值鏈提供了以較低的成本融入世界經濟的機會。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可以通過技術和知識的轉移來提高生産率,較高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度通常導致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但是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收穫不是自動得到的,需要良好的商業環境和低關稅環境。除此而外,競爭政策、投資、標準和智慧財産權等方面的深度一體化也和全球價值鏈的參與相關。

  報告探討了發展中國家在融入全球經濟中面臨的挑戰。報告認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成果顯著,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發展中國家是通過全球價值鏈以低成本融入世界經濟之中,並從大宗商品價格攀升中獲益。而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下游,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活動,競爭優勢容易流失,而向價值鏈上游攀升需要很大的努力。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障礙包括基礎設施和通關方面的障礙,需要優先考慮作出改變。

  在談到全球商品價格的變化時,報告認為,較高的商品價格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不同國家之間有顯著的差異。2000年以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農業出口中的份額從27%上升到了36%,然而傳統的市場準入方面的障礙,諸如關稅和補貼等繼續影響到出口,非關稅措施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以農産品為例,發展中國家佔全球農産品出口市場份額從十多年前的27%提高至36%左右,但關稅、補貼等市場準入障礙仍然影響這些國家農産品出口,而農産品價格提高給凈進口國帶來壓力。

  自然資源是報告強調的另一個重點。世貿組織稱,部分資源豐富的國家得益於資源價格上漲,經濟發展有所加快,但開採自然資源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以及經濟多樣化仍是這些國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報告説,全球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提高使得各經濟體能夠彼此受益、互享成果,但與此同時,在一地爆發的危機同樣能夠迅速蔓延至其他經濟體,因而也帶來了挑戰。

  據報道,世貿組織總幹事在報告發表當天表示,開放的、非歧視性的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是保證發展中國家取得經貿成果的重要基礎,但很多發展中國家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