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係搶食網貸蛋糕

  • 發佈時間:2014-10-22 00:33:0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蘇州銀行與點融網達成合作。據悉,雙方將借助P2P平臺先進技術手段,將信貸服務覆蓋更多小微企業。據了解,蘇州銀行外,招商銀行的小企業E家、國家開發銀行參與投資設立的開鑫貸和金開貸、包商銀行的小馬bank以及平安集團的陸金所等紛紛擁抱網際網路金融。

  比起傳統網貸平臺相繼發生多次跑路的經歷來説,具有銀行背景的P2P在不少投資者眼裏,更像是為魚龍混雜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增添了金融正規軍的色彩。業內專家表示,今後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加強合作與優勢互補將成為主要趨勢。將傳統銀行嚴密的信貸審核機制和強大的數據管理機制與網際網路信貸審核技術相結合,不僅能使得融資服務覆蓋到更多小微企業,還能夠幫助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銀行係P2P安全有保障

  記者了解到,在眾多P2P平台中,銀行係P2P平臺産品儘管收益率大幅低於其他P2P平臺,但卻略高於銀行理財産品,且安全性有保障。

  記者登陸幾家銀行係P2P平臺發現,其在售産品的收益率約為5.7%至8%之間,以包商銀行小馬bank為例,近400個全部融資項目中收益率均在7%左右。而銀率網近2個月理財産品顯示,收益率均在4%-5%之間,而傳統網貸平臺收益率卻高達20%-30%,最低也在14%以上。顯然,銀行係P2P平臺收益率只相當於其他傳統P2P平臺的一半左右。

  儘管收益率略遜,並未削弱銀行係P2P平臺的魅力。記者登陸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平臺,均發現其所挂項目已滿標。包商銀行小馬bank投標項目也屈指可數。

  “我只信任銀行係P2P産品,因為背後有銀行強大的安全風控系統做保障,購買後不用擔心平臺跑路情況的發生。”一位P2P産品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即便收益率偏低也會考慮投標。”

  記者採訪中發現,相比于其他很多的P2P平臺,銀行係P2P平臺的收益率顯然都非常保守,除了陸金所外,最高不過8.7%,但投資者看上的就是它們的安全性、專業性和信譽度。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訴中華工商時報記者,“相比於民間P2P公司缺少專業的金融人才來操作業務,銀行係P2P的專業性更會被社會大眾認可。儘管民間草根P2P和銀行作為仲介機構都不承擔風險,但是銀行會對融資方進行信用分析和客戶篩選。顯然,銀行專業的程度更高,安全性更加有保障。”

  專家表示,擁有銀行信用背書的銀行係P2P能令投資者相對安心,因此,但凡有産品推出往往會被一搶而光,甚至秒殺。總體來講,銀行係的産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的關鍵因素在於其優秀的風險管理能力以及投資人對此的認可。銀行係平臺的風險識別、管理、評價能力優勢尤為突出,此外,在大數據的使用方面,其能夠直接連接到央行徵信系統的能力,也讓銀行更具優勢。

  此外,銀行係平臺對於産品的理解能力更要遠超民間平臺。就在民間網貸平臺還在糾結于抵押、擔保等方式去留的同時,銀行們提供的産品則是清一色的無抵押無擔保産品,這充分顯示出了銀行係平臺對於自身風險管理能力的超強自信力。

  對於傳統網貸來説,投資者也坦言,傳統網貸平台資金使用與週轉更具有靈活性。郭田勇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在降低銀行交易成本、提高客戶覆蓋率等方面都有先天優勢,銀行應加大在該領域的投入。

  創新屬性不足

  受到網際網路金融的挑釁後,儘管不斷有銀行試水P2P,創新模式卻鮮有突出。“目前銀行係P2P做的並非真正的P2P。”國內首個網貸平臺拍拍貸首席執行官(CEO)張俊説,在他眼裏,銀行係P2P便是一類偽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更似信貸業務的網際網路化。

  記者了解發現,一些銀行P2P缺少應有的創新。例如,將投融資流程設線上下;對借款端信用審核缺乏創新,依然採用實地盡職調查模式,並非對徵信數據加以分析與挖掘;僅對企業客戶開放,相當於只給業務往來方的一個增值服務,而非大眾借貸平臺;利率市場化不夠也使銀行P2P缺少應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精神。

  據了解,像網上銀行、垂直金融搜索比價引擎等金融資訊線上仲介、網上金融産品超市等,幾乎都是披著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金融網際網路。建行深圳分行信貸經理李騰飛表示,“現在各家銀行都開設了網上銀行,其實就是將存款、借貸、支付、結算、匯轉、賬戶管理、貨幣互換等手續放在了網際網路上,這著實談不上創新,我們早就開始做了。”

  金信網CEO安丹方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表示,與代表傳統金融體系的銀行係信貸相比,P2P網路貸款模式的吸引力在於直接透明。

  以金信網為例,其P2P網貸平臺提供交易場所和交易資訊,也就是為出借人和借款人進行交易撮合,了解對方的身份、信用等必要資訊等,使得這種情況下的借貸行為可以規避部分風險,做到交易全程的直接、透明。對比在銀行借貸的複雜流程和資訊不對稱,P2P網貸平臺顯然更接地氣,也更貼近普通民眾的小額借貸需求,其借貸過程的直接參與,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出借人對資金安全的關切。

  此外,在投資門檻方面,單筆融資金額和準入門檻過高,導致了與傳統P2P競爭劣勢。據記者了解,傳統P2P投資門檻低,100元就可以進行投資,比較適合小散民。而在銀行P2P中,包商銀行小馬bank,投資門檻1萬元,在公開的前6筆已撮合項目中,平均每個投資者投資近70萬元。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與民間P2P形成了錯位競爭格局,但也意味著將大部分出資人隔離在外。

  一位P2P高管指出,“傳統P2P企業的優勢在於充分發揮了P2P模式的特點,靈活、高效,能很好地對接草根的融資需求和理財需求,在融資效率、投資收益上都具有優勢。從這個角度來説,對於擁有強大的信用背景的銀行係來説,滲入其中,無疑也能更好地推動P2P行業在準入、風控等方面確定監管標準。”

  借鑒國外經驗

  縱觀國外行業巨頭們的經營模式,其風險控制和行業自律值得國內P2P網貸從業者們借鑒。以美國為例,美國具有完善的信用評級制度,每個人的信用程度都可以有據可查。目前美國線上平臺借貸網站Prosper信用等級共分7級,從最高的AA級到最低的HR級。信用等級越高,能得到的借款額度越高,借款的利率越低。其次,P2P的線上貸款模式在美國發展得順風順水,正是因為符合了美國人特有的消費習慣。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楊濤表示,“在美國,每個公民都有記錄信用分數的社保賬號,網站只需與評級機構合作,就能查看對應的信用狀況。在國內,個人消費和金融信用數據庫由央行徵信局管理,並沒有全面放開,P2P公司只能通過線下人工盡職調查的形式自建徵信系統。”

  在央行副行長劉士余看來,國內P2P應該向歐美國家純粹的資訊撮合模式看齊,因面臨徵信數據困頓,民間P2P難以做到真正的網際網路金融情有可原,但傳統銀行掌握有大量客戶消費數據與信用數據,應從數據入手形成基於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

  傳統銀行業顯然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招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劉小臘近日表態稱,招行試水P2P,要向純粹的線上交易撮合方式發展。在完整披露用戶徵信數據與內外評級的情況下,讓出資方自行承擔違約風險。

  面對國內行業亂象,不少從業人士發出了“求監管”的呼聲。日前,中國官方研究機構社科院首次發佈“P2P網貸評價體系”,陸金所、金信網等20家P2P企業獲評為A級P2P平臺。

  雖然呼籲監管,但是作為一種金融創新,監管力度需要講究適度。業內專家表示,過於繁冗的監管會扼殺P2P行業的生命,適度的監管才會帶來更多的金融創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