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破行政化才能師德規範化

  • 發佈時間:2014-10-17 01:29: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鋻於近期高校內各類有損師德事件的發生,教育部10月9日發佈了《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提出了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對招生考試徇私舞弊、索要和收受禮金禮券、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發生不正當關係等行為表示將予以嚴懲,並納入師德督導評估制度。

  看似及時,但其實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教師的師德不好,是因為類似的考核懲治制度的缺失嗎?如果不是,那麼此類建章立制對師德風氣的改善又有多大作用?近日,騰訊網發起了一項題為“你認為師德紅線能阻止‘禽獸教師’嗎?”的網路調查,五萬多人參與調查,97%的人選擇了不。

  人們的不信任,起源於那些屢見不鮮的師德敗壞事件,正是伴隨于師德規範不斷出臺的過程中。據不完全統計,1994年、2011年12月、2013年5月、2014年1月,教育部等分別以教育法、《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形式不斷規範教師行為,建立師德考核檔案等。然而師德敗壞事件並未因此而有明顯改善。事實上,最新出現的副教授強吻女學生、打工子弟學校老師與12歲女生開房醜聞正是在“紅七條”頒布之後的“頂風作案”。

  可見,惡性師德敗壞事件的頻發不是獎懲、督導之類的制度之失,而是因為此類制度所不能決定之外的因素,比如當事人本人的基本品德素質缺失,或者,是用以規範行為的高壓紅線,如法制的缺失。

  人的素質本就高低各異。低素質的人混進教師隊伍,壞掉了整體清譽,偶發可理解,常有就説明選人用人制度存在重大漏洞。但是,面對既已組建的龐大教師隊伍,如何設立真正高壓紅線,用法制而不是行政手段規範言行,才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然而,這畢竟是個講究情面的社會,學生要給老師留著面子,出了事也主張忍讓一時,畢竟畢業和前途還有賴教師,怎好行監督之實?哪還能落實高壓紅線呢?多個案例證明,正是出於類似的種種顧忌,許多教師違紀甚至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監督,某些教師有恃無恐,惡劣案件得以持續發酵。

  堂堂師德規範為何在人情世故中就碾落成泥?就是因為教師管理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行政化管理制度。教師是事業編制,考核、評選和晉陞都是行政化管理,教師真正需要負責的是其上級,不是其“市場”,即學生。行政化管理也促使教師在面對學生時産生群體對立,當一個學生舉報了老師,往往別的老師也不願再收這個學生。行政化管理還留下管理漏洞,如強吻女學生的副教授已經退休,當需要榮譽時他永遠是副教授,當師德規範下來時他已退休,不屬於在崗被教育人員。

  因此,打破教師管理制度的行政化,將教師行業推向職業化,才能真正讓寫在紙上的師德規範落到實處。假如教師的考核、管理、晉陞通道等都不再依賴行政手段,而是交給“市場”去評判,去選擇,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市場”會替代行政制度篩選出符合師德規範的教師,會褒獎情操高尚、言行篤信的好老師,也會毫不留情地剔除師德敗壞的假老師,更不吝于將其扭送司法,鋃鐺入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