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禁行紅線能否守住師德“底線”

  • 發佈時間:2014-10-14 01:30: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將新聞進行到底

  文·周 琳劉元旭

  繼教師節前規範中小學師德發佈後,教育部9日再發新規,首次劃出學術作假、招生徇私、索要禮金等違反高校師德的“紅七條”。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向教師“失德”行為亮紅燈,不僅是一個道德呼籲,更是教育改革的制度化。唯有立法與監督並重,方能讓高校教師真正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智慧之門。

  劃定禁行“範圍” “紅七條”劍指師德“走樣”

  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識淡薄,教學敷衍、學風浮躁,甚至學術不端、言行失范、道德敗壞……近期少數高校教師的失德行為,嚴重損害了高校教師的社會形象和職業聲譽。

  教育部9日發佈《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明確劃出高校教師禁行的“紅七條”:在科研工作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在招生、考試、學生推優、保研等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等財物……

  “教書育人”的工作性質,讓教師被譽為“太陽下最崇高的職業”,無論在哪個國家,都對教師的職業行為提出較高的倫理道德要求,設定師德紅線是不少國家採取的必要措施。

  近年來,有關部門屢屢下文,對師德建設“建章立制”,然而謾罵學生、公然索禮、微網志炫耀節禮等荒唐事件仍時有發生,一些師德失守背後其實是法律和制度問題。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説,當前在一些高校,以論文為核心科研成果似乎成為教師職稱評定、職務任用的唯一標準,評價考核教師唯“論文化”,教授甚至“項目化”生存,而將師德表現視作“小節”。

   “行為世范”成“失范” 背後暗藏資源“尋租”

  開後門遞“條子”,就能如願以償地將孩子送入名校;花點錢托關係,就能順利通過考試、拿到保研資格……近年來,對學生價值觀形成極為重要的高校老師行為“失范”,其實是一些老師利用手中不均衡的教育資源進行“尋租”。

  教學敷衍,兼職蓋過“主業”。一些高校老師忙於“串場子”、樂於“找項目”,被吐槽“一流教授搞項目,二流教授搞教學”。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係副主任、EMBA中心主任徐經長就因身兼6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被質疑。

  濫用資源,化身招生“掮客”。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因涉嫌受賄罪被逮捕。2006年至2013年期間,蔡榮生利用職務便利,在學校特殊類型招生過程中為考生提供幫助,收受賄賂1000余萬元。

  學術不端,科研論文“變味”。2009年,浙江大學副教授賀海波論文造假被開除出教師隊伍;2012年,獲得國際設計“紅點獎”的湖北工業大學教授石元伍被爆出獲獎作品是抄襲學生畢業設計;今年5月,重慶師範大學教授張世友因多篇論文造假被學校解聘……

  “這些問題雖不是主流,但對整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産生了持續性的負面影響,削弱了大學作為社會風尚引領者的角色地位,挑戰高等教育的整體公信力。”顧駿説,對於利用教師的資源進行尋租的現象,必須依法嚴懲。

  守住制度紅線 上好師德修養“第一課”

  教師建設是教育改革的重頭戲,其中師德建設擺在首位。師德修養是教師入職培訓的“第一課”,這不僅是道德的呼籲,更是制度建設的需求。

  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説,應該提高法規的可操作性,規定教師收受財物達到多少數額即犯受賄罪。

  “守住師德紅線,長效機制是依法治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學校需嚴格按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清理校規中與法律衝突的條款;對於違紀違規甚至違法的行為,一律按照法律程式處理,不能姑息遷就、為維護所謂的聲譽而有報不查,讓“紅線”成為“遮醜”的虛線。

  建立師德檔案、考核獎懲機制,完善優勝劣汰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強化師德監督和評價體系,讓教師自願遵守師德準則、履行職業使命。“人才培養體制、考試招生制度、現代學校制度、辦學體制等改革要向縱深推進,讓教師真正珍視並熱愛‘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熊丙奇説。

  ——延伸閱讀·高端訪談——

  極少數教師失德 損害高校形象和聲譽

  問:教育部為何專門出臺針對高校教師師德的意見?對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教育部: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師。長期以來,廣大高校教師潛心治學、教書育人,贏得全社會廣泛讚譽和普遍尊重。但少數高校教師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識淡薄,甚至學術不端,言行失范、道德敗壞等,特別是近期極少數高校教師失德行為的出現,損害了高校教師的社會形象和職業聲譽。為進一步推進師德建設工作,教育部研究制定了該意見。

  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工作,要求充分尊重高校教師主體地位,注重宣傳教育、示範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政策保障、制度規範、法律約束相銜接,建立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高校師德建設工作機制,引導廣大高校教師自尊自律自強,既做學問之師,又做品行之師。

  師德考核入檔 高校主要負責人要被追責

  問:此次出臺的意見中,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包括哪些方面?有哪些亮點?

  教育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包括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激勵和懲處相結合的六大機制。

  具體來説,就是要將師德教育擺在高校教師培養首位。創新師德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將優秀教師請進課堂,結合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活動開展師德教育。

  加強師德宣傳,對於高校師德建設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應對並有效引導。

  健全師德考核,將考核結果存入教師檔案,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在教師職務(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等環節實行一票否決。

  強化師德監督,高校及主管部門建立師德投訴舉報平臺,構建高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多方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

  注重師德激勵,在同等條件下,師德表現突出的,在教師職務(職稱)晉陞和崗位聘用,各類高層次人才等評選中優先考慮。

  嚴格師德懲處,建立健全高校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懲處機制,劃出對高校教師具有警示教育意義的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並建立問責機制,對教師嚴重違反師德行為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追究高校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首次明確高校是師德建設的責任主體

  問:意見對高校師德建設工作的責任主體是如何規定的?為何這樣規定?

  教育部:高校師德建設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各部門齊抓共管,沒有明確責任人和牽頭部門,導致誰都可以管,誰都管不好的現狀。

  此次明確高校是師德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是師德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並要求高校明確牽頭部門,由相關責任部門組成師德建設委員會。建立一崗雙責的責任追究機制。

  高校主管部門要把師德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主要領導親自負責,並落實具體職能機構和人員。(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