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微貸將不再是商業銀行專利”

  • 發佈時間:2014-10-16 06:34:4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的小微企業眾多,它們為深圳的就業、稅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一直以來,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存在。作為民營銀行的代表,民生銀行發現了小微貸業務的商機,並率先試水這片“藍海”,短短幾年,該行的小微貸業務呈加速度發展,不管是業務規模還是貸款品質,都成為行業翹楚。

  近日,記者專訪了中國民生銀行深圳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歐陽勇,他認為,深圳市場小微企業十分活躍,基數龐大,雖然小微貸款競爭激烈,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未來小微貸款業務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跨界”,小微貸款不再是商業銀行的專利。因此,對於商業銀行而言,首先要練好內功,做好專業化的小微企業貸款業務。

  “小微貸業務更像是一片藍海”

  早在2008年,中國的銀行業並不在乎小微貸業務。那時,銀行的信貸重點是大型國有企業,那是一片讓銀行心潮澎湃的“紅海”:體量大、資産雄厚、風險可控、利潤穩定。

  “那時候,對銀行而言,發展小微業務意味著成本很高。”歐陽勇告訴記者,“比如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貸款規模可以達10億元,但一個小微企業的貸款規模往往只有200萬元,也就是説,要做500家小微企業才能達到一個大型企業的貸款額度。對銀行來説,小微貸的風險大、成本高,與其花大量人力物力去發展小微業務,還不如去發展一個大型企業來得實惠。”

  歐陽勇告訴記者,發展小微貸業務,當時的銀行還面臨很多麻煩:小微貸業務吃力不討好,這些企業大都沒有固定資産,無抵押,風險大,財務又不透明,銀行難以進行跟蹤,風控問題難以解決。

  “小微企業本身的這些瓶頸,導致當時整個社會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都不夠重視,不管是銀行徵信體系,還是政府支援體系,都難以給到他們急需的資金支援。”歐陽勇告訴記者,“一方面,深圳小微企業數量眾多,發展勢頭好,有競爭力,是深圳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它們又面臨資金的饑渴,難以獲得現代金融的服務和支援,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困擾著很多小微企業,也制約了它們的發展。”

  就在這一年,中國民生銀行前董事長董文標敏銳地發現了小微企業貸款這片“藍海”,率先啟動了商戶融資項目,而深圳分行正好是首批先行試點行,佔得發展先機。

  “民生銀行是一家民營銀行,小微企業絕大部分也是民營企業,做民營經濟騰飛的引擎是我們的使命。”歐陽勇表示,“相對於國有大型企業這片‘紅海’而言,小微貸業務更像是一片‘藍海’,它的客戶群更龐大,需求更廣,紮根于市場經濟,也更有活力。”

  從2008年發展到現在,短短6年時間,從過去只有十幾億元的小微貸業務,發展到現在,該行的小微貸業務加速增長。2009年民生銀行深圳分行小微貸規模就超過27億元;2010年進軍水貝珠寶産業集群,是首家批量投放小微企業貸款的銀行,目前仍是小微企業客戶最多的銀行;2012年,民生銀行深圳分行的小微貸業務已突破100億元;根據民生銀行2014半年報,該行深圳分行在2014年上半年的小微貸業務就已達到230億元,小微貸款客戶達到1.2萬戶,不良率僅為0.19%,不管是業務規模還是貸款品質,民生銀行深圳分行的小微貸業務已成為行業翹楚。

  “分層分類開展業務嚴控風險”

  隨後,民生銀行組織團隊到富國銀行進行學習和考察,通過對同行的借鑒和對市場大量的調研,民生銀行深圳分行開始組建小微貸業務團隊,並建立了相應的風控體系。

  “從一開始發力小微貸業務,我們首先做到的就是規劃先行。通過對小微企業所屬行業、企業經營狀況進行綜合評估,給出相應的信用評級,做到有的放矢。”歐陽勇這樣告訴記者。

  在行業規劃上,民生銀行瞄準的基本上是國民經濟裏那些成熟的、朝陽的行業,而那些産能過剩的行業則堅決不做。在客戶規劃上,銀行會將客戶進行分層管理,第一類是順應國民經濟增長的行業,例如深圳水貝工業區的黃金珠寶行業、華強北的電子行業、皇崗的農産品批發行業、華南城的物流行業等,這類行業是銀行重點扶持的對象;第二類行業是有條件扶持的行業;第三類是謹慎扶持的行業;最後一類就是完全不準入的行業。

  記者了解到,該行將深圳市的小微企業進行了分層分類,分類是按照行業、産業集群進行深度調研,並組建20家小微專業服務支行,服務於珠寶、電子、農批、服裝、家居、交通、醫藥、城市升級、旅遊等領域;分層則是將小微企業細分為小貸、微貸甚至微微貸群體。

  該行小微貸業務的另一個法寶是專業化經營。“我們根據商圈經濟的特點,成立了各種專業支行,專門針對珠寶、電子、物流、服裝、食品、商貿等行業,通過專業化經營,有利於形成專業的服務能力和風險判斷能力,也有利於在辦理小微企業貸款時,我們的客戶經理按行業分類為其提供差異化的産品。”

  以深圳水貝珠寶産業集群為例,該行在該商圈建設了兩家珠寶專業支行,培育了一批熟悉珠寶行業經營運作的客戶經理。2013年,還配合總行啟動了“黃金珠寶行業客戶之聲”項目,歷時3個月全面調研了珠寶産業鏈金融商業模式,從産品體系、流程、系統及組織架構方面進行了優化。

  “我們讀懂了行業和商圈,成功開發了專門的珠寶全國通融資及結算方案、珠寶跨行通、珠寶商戶卡等産品。”歐陽勇如是説,“在這樣的規劃先行和專業化經營的思路下,2014年我們已經投放微貸5億元,新增個體工商戶等客戶群超過2000家。”

  ■對話

  網際網路金融

  攪熱小微貸

  南方日報:從2008年走到今天,你怎麼看現在深圳小微貸業務的現狀?

  歐陽勇:事實上,很多同行認為,小微金融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競爭的“紅海”。準確地説,對於相當一部分核心競爭力突出、成長性較好、商業模式或技術領先、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規範性強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比較寬鬆。

  但還有很多不同類別的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他們的貸款滿足度還不夠。一方面,建議媒體與銀行加強引導,鼓勵這些小微企業在發展的同時,規範財務管理,重視信用記錄;另一方面,小微企業也需要有策略地選擇自己的主辦銀行,選擇適合自己的綜合金融服務計劃,與主辦行充分互動,構建和諧銀企關係。

  南方日報:你如何看小微貸的發展趨勢?

  歐陽勇:隨著政府的引導、銀行業的變革,我們將看到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小微企業貸款領域,包括銀行、小貸公司、投資公司等資金供應主體,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投資等多種方式的融資支援。也將看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産品將會更加多元化,基於商業交易、資訊、物流、不同擔保方式的融資産品會層出不窮。

  總體而言,深圳市場小微企業十分活躍,基數龐大,雖然小微貸款競爭激烈,但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對民生銀行而言,聚焦、選擇、甄別適合自己的目標客戶群,培育長期、忠誠小微企業夥伴,仍然對我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是空間巨大的戰略“藍海”。

  南方日報:您的意思是,小微貸業務未來將不再是商業銀行的專利?

  歐陽勇:是的。未來小微貸款業務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跨界”,小微貸款不再是商業銀行的專利,行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例如網際網路企業也開始經營小貸、支付業務,很多核心企業或平臺型企業紛紛註冊小貸公司,證券、保險、信託等機構也以證券化、擔保等方式涉足小微貸款領域。

  我認為,對於商業銀行而言,首先要練好內功,做好專業化的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其次是綜合金融産品的開發,在此基礎上,可以適度涉及非金融服務,包括貴賓增值服務、商務撮合服務等。

  策劃:劉勇 曲廣寧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譚冰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