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降低風險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4-10-13 06:14:1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何把風險降下來,是打通信貸支援渠道的關鍵。政府可以介入設計風險分擔機制,成為連接資金供需雙方的橋梁

  問:為什麼“三農”領域存在融資難問題?

  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融資需求,但沒有抵質押品,在經營初期現金流狀況沒法滿足傳統信貸技術和模式的需要;另一方面,對於分散的農戶,銀行去了解其資信好壞進而把控信貸風險的成本很高。在沒有抵質押品的情況下,又沒有控制風險的可靠手段,即使家庭農場主們確有合理需求,資金也往往無法進入。如何把風險降下來,是打通信貸支援渠道的關鍵。

  問:江蘇、山東兩省探索的主要創新之處在哪?

  答:最主要的創新在於政府介入設計風險分擔機制,成為連接資金供需雙方的橋梁。

  在江蘇的案例中,由於政府出資成立風險補償專項基金,保險公司一同分擔貸款損失,銀行所承擔的不良貸款風險就降下來了;同時,農場主的名單是政府提供的,政府對於農戶的信用狀況更加了解,可以幫助銀行降低風險和資訊收整合本,萬一齣現了不良貸款,政府對於違約農戶也能形成一定的約束。

  在山東的案例中,政府營造政策環境和建立仲介機構,農戶能夠以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同時又能得到擔保公司的擔保。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也是創新,但其本身還不能很有效地防範風險。在現有法律政策框架下,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一旦發生不良情況,在資産處置上銀行面臨的風險更大一些,因此還要增加擔保。相對來説,這是一種更加市場化的機制。

  風險補償專項基金只需要分擔不良貸款的損失,沒有盈利目標,也不用養人。而擔保公司不管是否由政府成立,都是獨立法人,得給員工發工資,需要按市場原則來運作,如果經營不好持續虧損的話,是無法持續的。

  問:這兩種模式是否有在其他地方複製推廣的可能?

  答:這兩種模式都可以進行嘗試,核心在於怎麼分散風險,把風險門檻降下來,讓銀行與農戶對接。應該説,兩種模式都有潛力,但沒有哪一種模式是十全十美的。

  在江蘇的案例中,對農民的直接支援更多一些。但是,由於風險補償專項基金需要承擔實際的貸款損失,這種模式需要政府財政直接支援。在發達地區,這一模式會起到作用,而在中西部一些欠發達地區,財政實力可能會成為制約因素,而這些地區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往往更需要金融支援。此外,政府難以完全按照市場原則來甄別篩選農場主的資訊,可能會造成資源配置效率的損失。

  在山東的案例中,利用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是創新。土地的價值很高,如果相關法律政策能夠建立起來,在貸款抵押擔保方面將會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但目前這一模式還受制于相關土地政策和法律。另外,引入擔保就多了一個主體,在分擔風險的同時也增加了融資成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