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松巴村:大山深處美麗的藏鄉

  • 發佈時間:2014-10-10 07:31:3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郜晉亮 文/圖

  體會過一種感覺叫豁然開朗。

  驅車行駛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碧綠的黃河水就在山腳下靜靜地流淌著。心裏對那個美麗小村莊的憧憬,早已忽略山路的險峻。時而急彎,時而狹窄。迎面駛來一輛小的三輪車,彼此也都得小心翼翼地通過。突然,車窗外出現一片開闊地,原本湍急的黃河變得平靜,寬闊的河床,整齊的田地,茂密的樹林深處隱約可見的農家院落。這裡便是青海省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2013年底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

  有人説,貴德是青海的小江南,松巴就是貴德的小江南。這個全村只有98戶不到300人的純藏族小村莊,憑藉什麼魅力,贏得了如此殊榮。記者帶領大家走進村子,一探究竟。

  好生態,處處美景入畫來

  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載,“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原先閉塞的環境讓松巴村保留下來了極好的生態。漫步于松巴村,整潔的鄉間小道,別致的農家院落,溪水環繞而行,陽光透過樹葉投下斑駁,讓人倣若置身仙境一般。一旁的村主任俄見多傑不時地跟記者説,你看我們這裡漂亮吧!

  村子沒有太多史料記載,但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都覺得村子有至少幾百年的歷史,這一點從村裏的古樹可得到印證。從村裏走向黃河岸邊,一棵棵參天大樹宛若安詳寧靜的老人。俄見多傑告訴記者,村裏上百年古楊樹有百餘棵,而年齡最長的兩棵少説也有七八百年曆史,當地人都稱之為“神樹”。

  走近古樹,抬頭仰望,順著枝幹延伸的方向,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美麗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在風的護送下,兩棵楊樹的種子在溫熱的松巴峽谷安家落戶了。清清的黃河水滋潤著它們,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它們,樸實的松巴人呵護著它們,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見證了松巴村的發展。

  在松巴村,除了兩棵“神樹”,還有兩處“神泉”,這是和諧自然最美的詮釋。兩處泉眼相距不遠,汩汩泉水匯聚一處,向外流淌,形成一個天然池塘。蘆葦、荷花、魚兒、牛蛙,生活得不亦樂乎。

  藏族有放生的習俗,讓那些生活在這裡的小動物又多了些安逸。多年在外做生意的角巴才讓今年回到了村裏,在池塘邊自費建起了一座放置有轉經筒的房子,引流淌的泉水帶動經筒轉動,為村裏人祈福。

  角巴才讓説:“這是我們藏族的風俗,保祐全村人平安。以後發展好了,還可以作為村裏的一處景點。”

  徜徉于松巴村,就像是欣賞一幅唯美的山水畫。雖沒有江南水鄉的小巧秀麗,卻也大方別致,更帶些神秘。

  傳統文化,積澱厚重與神秘

  在離松巴村不遠處有一座山,陽光下像一朵盛開的蓮花,因此得名蓮花山。在半山腰坐落著一座寺院,規模不大,但常有外人來此修行。寺院周圍是纏繞的五色經幡,迎風飛舞,向人們傳遞著和諧與吉祥。

  對於更多的人來説,藏族是一個神秘的民族,而藏族的文化與習俗更是神秘中的神秘。他們的婚喪嫁娶、衣食起居、佛教信仰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正是這種神秘的色彩,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

  松巴村除了有誘人的美景外,更吸引人的便是這裡傳統的、原汁原味的藏文化。走進松巴村的時候,一些村民正忙碌著裝修自己家的新房。整個房屋呈四方形,是風格統一的藏式格局,院墻用土砌成,主體為木質結構,屋檐嵌有雕花,很是精緻。

  俄見多傑告訴記者,2013年初,松巴村開始實施改造工程,其中一項就是民居的改造,主要是為了突出村裏的藏族民俗文化,讓這種文化的氛圍更加濃厚。

  有人會問,改造會不會把原先古老的東西破壞了,讓傳統的東西丟失了。俄見多傑説,在民居改造的過程中,對於藏式古宅民居會有很好的保護。

  79歲的老人格寧,對於藏民族的傳統習俗可謂如數家珍。在他家就有一門祖傳下來的古老的釀酒手藝——酩餾(用蒸餾法釀酒)。格寧説,村裏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釀酒,這種釀造方法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古老的方法結合甘甜的泉水,釀出的酒,香氣四溢,口感醇厚。

  品一品松巴的酩餾,賽過任何名酒。俄見多傑説,有酒有歌有舞,藏族是最擅長歌舞的民族。我們以後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傳統的民俗集中起來,以表演的方式展現給大家。

  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味道,越神秘的東西就越有誘惑,這也是村裏開發旅遊觀光的資本。欣賞藏式民居,品嘗藏式餐飯,觀看藏式婚俗,構成了松巴村一道傳統藏文化大餐。

  謀發展,美麗鄉村展新姿

  説起村子這些年的變化,角巴才讓看在眼裏,樂在心裏。他説:“以前村裏誰家想蓋房子,就是一片磚、一根木頭運進來都費勁,全靠牲口翻山越嶺一點一點地馱。後來路通了,村裏人才有了富起來的希望,你看看現在,家家都在張羅著蓋新房。”

  松巴村美麗的新姿,不僅僅在於村裏人住上了新房,更在於內在發展的潛力。蓋房子簡單,謀發展卻難。為了發展,村“兩委”班子動足了腦筋,最終拍板:借助生態和文化優勢,發展鄉村旅遊。

  今年五一,村裏的3家農家樂正式開張營業。松巴村包村幹部雷強告訴記者,為了鼓勵村裏發展農家樂,今年4月份,縣裏專門為村裏組織了一次烹飪培訓班,請了專業廚師教村民做菜。

  才讓東主就是培訓班的受益者之一。見到才讓東主,他正忙碌著為客人們準備午餐,是一道藏式特色菜——血筏子。他邊做邊介紹,血筏子是用羊肝、蔥花、炒麵等和成餡兒,滾成約5釐米粗的圓柱形狀,然後用新鮮羊油包裹,再用細棉線綁起來,下鍋煮熟就能吃了。

  才讓東主是農家院的少東家。他説,在培訓班學習了100多道菜的做法,現在拿手的菜有20多種。開業以來,農家院已經接待了3000多人,純收入差不多4萬元,而以前在外打工,一年也才能掙個一兩萬元。

  俄見多傑説:“沒想到,短短的幾個月,3家農家院就給村裏帶來了十多萬元的收入。今年才是頭一年,剛剛起步,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

  農家院生意的好壞關鍵在吃的東西,村裏也動了腦筋,通過流轉土地,自己生産蔬菜和果品,保證綠色無污染;而肉類也全由村裏提供,更加安全放心。

  要是全村家家戶戶都搞農家樂,免不了會出現盲目競爭。如何避免這種情況,俄見多傑告訴記者,村裏會有統一規劃,根據各家的優勢進行分工,讓擅長的人做擅長的事。但是不管如何發展,都要保護好生態,不能被破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