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建立小微企業徵信系統是當務之急

  • 發佈時間:2014-10-10 06:29:39  來源:西安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何汪維

  近日,以“小微金融商業發展模式與風險把控”為主題的2014年中國小微金融創新與發展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金融機構專家學者齊聚古城,就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需要推進的金融體制改革、微貸技術與風險控制等議題發表演講,共商小微金融發展之道。

  現象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小微企業在穩定增長、擴大就業、促進創新、繁榮市場和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輕資産無抵押等自身因素的制約,小微企業所呈現出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也同樣令人憂慮。近日,一則“小微企業貸款1000萬元,到手僅480萬元”的報道又將小微企業融資貴的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數據顯示,加上利息費用、擔保、抵押、評估等非利息費用和隱性成本後,小微企業從銀行融資的成本高達12%-15%。

  原因 制度政策自身因素導致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介紹説,從制度因素來看,我國長期所處的計劃經濟環境導致以銀行為主的間接性融資比重畸高,大中型企業佔據銀行等的大部分信貸資金,擠佔了中小企業信貸市場;另外,債權比重過高,股權等低成本渠道的融資佔比不斷下降,所以即使主流金融的利率水準略有下降,也不足以彌補財務成本的不斷攀升,這一現象從銀行總資産佔GDP的比重也可見一斑,且五大行佔據主導地位,這就出現了大馬拉小車的資源浪費情況。其次主要依靠擔保和抵押防範信貸風險的銀行信貸文化,根本就不適應輕資産無抵押的小微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從政策因素來看,不合理的行政管制、政策力度不夠等因素導致,沒有對小微企業提供一套完備的發展和擔保計劃,缺乏完整的制度設計和法規保障。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也與其自身財務、人事、管理不夠科學規範有密切關係。”中融國信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博導張文中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絕大多數小微企業都是家族式的管理,財務管理制度不規範、缺乏相關的信用記錄等等,這導致銀行對其信用和還貸能力存在顧慮和質疑,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融資渠道。

  破解 建立小微企業信用記錄

  如何破解這種困局呢?張承惠博士提出後續要從建立多層次金融市場,多渠道增加中小企業融資供給;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引導銀行將表外業務轉至表內;放鬆對信貸活動的行政性管制,鬆綁商業銀行;加快推進資産證券化,盤活沉澱資産以及改變現有以機構為核心的監管方式,轉向以功能為核心的監管方式等方面著力推進金融改革,促進小微金融業務蓬勃發展。

  世界銀行微貸業務諮詢專家、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外聘顧問廖志英建議,銀行應該根據申請貸款客戶的資質不同將微貸業務分為快速微貸、微貸和小貸三類,並實施相應的聯保技術、基於現金流的個貸技術和評分卡技術來開展具體業務操作,根據微貸業務的核心環節設置貸款準入管理標準、貸款審批管理標準、授信執行管理標準、貸款資金管理標準以及到期收回管理標準等全流程管控微貸業務風險。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和法制經濟,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也同樣需要信用體系和法制體系的‘保駕護航’。”張文中表示,眼下當務之急是建立全國聯網的小微企業徵信系統,這樣既能促進小微企業規範管理,形成誠實守信的行業風貌,同時也有助於銀行盡可能全方位地了解小微企業信用記錄,從而降低銀行貸款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