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吳敬璉“把脈”國民經濟:出路在於保穩定推改革

  • 發佈時間:2014-09-30 19: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成都9月30日電 (記者 殷櫻)“粗放的增長方式轉型沒有轉過來,各級政府的權力對經濟活動干預太多,使腐敗愈演愈烈,這是全國都面臨的基本問題。”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吳敬璉表示,根據當前的實際經濟情況,出路在於保持宏觀經濟總體穩定的條件下推動改革。

  30日,西南交通大學舉辦中國經濟發展與管理教育高峰論壇。吳敬璉應邀參會,並以“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機遇和挑戰”為主題,細緻地闡釋了召開“十八大”的歷史意義,以及中國該如何迎接挑戰、抓住機遇,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吳敬璉強調,必須積極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劃、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利益最大化和最優化。與此同時,還必須結合國家的各項體制,相互糾正、改變,合理調節政治與經濟的衝突,完善政治經濟體制中的弊病,使之達到協同作用。

  吳敬璉指出,當前實際經濟困難的主要表現為資源短缺、環境惡劣;GDP增速下降,投資拉動的效率遞減;産能過剩,企業經營困難。以上問題在宏觀經濟中的集中表現是國民資産負債表中的杠桿率(負債率)過高,存在著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

  吳敬璉主張,在控制系統性風險的條件下著力推進關鍵領域的改革,通過改革促進效率提高和結構優化,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改革上,那麼就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面臨的各種困難,控制市場不至於崩盤。

  有沒有辦法能夠控制市場不崩盤?吳敬璉認為,可以採取以一些堵塞漏洞、控制風險的措施。比如,停止沒有回報的無效投資,停止對“僵屍企業”的輸血,動用國有資本償還政府的或有負債,對資不抵債的企業實施破産重整,停止“剛性兌付”以便化大震為小震,防止風險積累等。

  2014年迎來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目前,許多重要的改革正在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有序推進。吳敬璉表示,“改革小試牛刀就取得了明確成效,這表明只要我們堅定有序地推進改革,中國就一定能夠克服當前的困難。”(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