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互動 共護一泓清水
- 發佈時間:2014-09-26 05:52:5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利專項規劃》正在編制,三地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資源調控、水環境監管等方面的標準有望逐步並軌——
京津冀屬於資源型缺水地區,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又是人口密集區和經濟快速發展的區域。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水問題成為制約該區域發展的瓶頸,京津冀該怎樣解決水難題?區域水利協同發展如何“破冰”?對此,記者進行了調研。
水資源負荷嚴重超載
京津冀已成為我國水資源環境嚴重超載地區之一,人們的吃水和工農業用水正在與環境爭水、與生態爭水、與後代爭水
“擰開水龍頭,就會有清水嘩嘩流出,仿佛取之不盡,但是我們不了解,現在用的水,很多已經是明天的水,甚至是子孫後代的水。”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説。
京津冀地區國土面積不到全國的2.3%,水資源僅佔全國的1%,卻承載全國8%的人口和11%的經濟總量。專家表示,長期以來,由於水資源嚴重短缺和水資源過度開發,京津冀已經成為我國水資源環境嚴重超載地區之一。
京津冀地區地表水在縮減,甚至淺層地下水也出現虧空,很多水源已經是深入到基岩以下的深層地下水。“京津冀地區平水年供水量為278億立方米,一般枯水年約255億立方米,供水量中地下水佔70%。1980年以來,平原地區地下水累計超採1550億立方米,地下水應急儲備功能嚴重受損。”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李原園介紹説。
這意味著,人們的吃水、工農業用水正在與環境爭水、與生態爭水、與後代爭水。
“按照現在的用水水準,京津冀平水年份生態環境用水年均赤字近90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超採68億立方米,年均擠佔河湖生態用水15億立方米,枯水年份擠佔生態用水問題更加突出。”李原園説。
“這麼少的水資源,要養活這麼多的人口,糧食主産區很多又在北方,京津冀面臨的水資源形勢十分緊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説。
除了水資源匱乏,京津冀地區的水安全形勢也引起了專家關注。“一方面長期乾旱少雨,另一方面洪澇災害仍是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心腹之患。骨幹河道防洪標準達標率不高,蓄滯洪區建設滯後,城市防洪排澇設施不完善,發生強降雨時極易發生城市內澇。”李原園説。
某種意義上,水的問題成為制約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瓶頸。找水成了京津冀地區面臨的頭等大事,不僅涉及發展,更涉及生存。這樣的問題不僅京津冀存在,也成為一些北方城市的掣肘之虞。
打破區域界限配置資源
京津冀三地不僅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而且山水相連,供水網路和排水體系越來越走向一體化,協同治水非常必要
為了解決缺水難題,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例如,引灤入津、引黃入冀補淀、南水北調等。5月21日國務院第48次常務會議以來,我國確定了172個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這是在全國範圍內總體佈局,調配水源供給,緩解地區水資源匱乏之困。今年初步落實重大水利工程中央投資390億元。
除了總體佈局,區域規劃也在緊鑼密鼓編制中。據了解,水利部正在組織編制《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利專項規劃》。按照初步規劃,根據分區水資源承載能力、存在問題和國土空間功能定位,京津冀地區被劃分為燕山太行山區、山前平原區、中東部平原區、東部沿海帶等“三區一帶”。水資源將按功能區合理調配和利用。
據李原園介紹,燕山太行山區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保護為重點,嚴格産業準入制度,調整種植結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山前平原區重點構建“山區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幹線——骨幹輸水渠道”為一體,覆蓋中東部地區的水源配置體系,發揮對京津冀水源統籌調配作用;中東部平原區通過南水北調東中線及引黃增加供水,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東部沿海帶加強河口綜合治理,加快海堤工程建設,保障沿海經濟區和城市防洪防潮安全。
“京津冀三地不僅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而且山水相連,供水網路和排水體系越來越走向一體化。這個時候,協同治水就非常必要。”河北省邯鄲市水利局局長申志海説。
這些年,按照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安排部署,河北的水源源不斷地向北京、天津輸送。引灤入津、南水北調保障著天津和北京水資源的正常供應。上游的水庫污染了,下游就喝不上清潔的水。天津和北京的大水缸都盛滿了來自河北的水。京津要得到一庫清水,就需要同河北合作,共同治污。
同時,國家也為河北修建水庫、開發水資源等提供了相應支援,北京和天津也為河北治水提供了幫助。“北京的供水管網覆蓋河北某些地區,按照區劃,河北要為這些地區單獨提供供水設施,投資就比較大。區域一體化,水源調配要通盤考慮。”河北省邯鄲市水利局水資源處副處長張彥宏説,“因此,就近調配,優化配置,才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現在治水不但需要區域間通力合作,在一些地方治水甚至突破了縣與縣、村與村甚至田畝之間的界限。張彥宏告訴記者,去年上半年,邯鄲市出臺激勵政策促進土地流轉。土地流轉對發展高效節水農業非常重要。農民的種植規模提高了,大型的固定式半固定式噴灌、微噴等技術就能落地發揮作用。現在,邯鄲的治水單元已經規模化,最大的治水單元是6萬多畝,最小的也有2萬多畝,壓采地下水效果明顯。
根據地區差異協同治水
京津冀的用水總量中農業用水佔到65%,因此,對農業用水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精確控制
天津薊縣于橋水庫周邊幾乎看不到種植糧食的農田,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樹林、濕地包圍著“大水缸”。薊縣庫區辦主任李福奎告訴記者,為了保護水源,凈化水質,靠近水庫的農田被退耕還林。
對邯鄲來説,農業用水更是大頭,小麥、玉米等高耗水糧食作物廣泛種植,一些地區因地下水超採而成為“漏斗區”。然而,天津退耕還林的做法在河北許多地區行不通,因為河北是糧食主産區,要保障糧食基本供給。河北治水,要綜合考慮水安全和糧食安全兩個問題。
在邯鄲肥鄉縣東屯莊村,記者看到大型指針式噴灌機正在作業。肥鄉縣水利局局長郭晨亮告訴記者,因為實施了高效節水試點工程,周邊500畝土地上的灌溉機井從6眼減少到3眼,畝次灌溉量由50立方米至70立方米降低到30立方米至40立方米,每年可節水3.5萬立方米。
據河北省水利廳負責人介紹,針對作物種類、土地流轉規模等情況,河北擇優發展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模式,提高用水效益,改善地下水生態。
精確控制農業用水是北京治水的一大特色。量水而行,首先要摸清水資源的家底,北京已經開始作一些嘗試,向著精確計量、精細管理邁出步伐。
在北京順義區南彩鎮雙河果園,果農取水停水均要刷卡,用水量不再按照用電量等粗略折算。據了解,順義區已經投資7427.7萬元,推進智慧水錶安裝工作。2013年實施一期工程,在大孫各莊鎮、楊鎮安裝水錶990套。今年實施二期工程,為10個鎮安裝智慧水錶2433套。
專家提醒,京津冀在統籌治水的同時,要根據地區差異,因地制宜。
根據《規劃》,到2030年,京津冀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水生態文明水準都應得到進一步提升,一體化協同水治理管控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