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將建水資源統一管理平臺 應對水資源危機
- 發佈時間:2014-09-15 08:5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王斌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當我們每天清晨,擰開家中的水龍頭肆意讓乾淨水嘩嘩流走的時候,誰又曾想到過,我國有多少地方正在陷入缺水的危機嗎?以京津冀為例,三省市的總人口1.08億,而這個地區卻以全國1%的水資源量承載了全國8%的人口和11%的經濟總量,為了維持這個地區的穩定,該用的和不該用的水全用上了,這個地區的水資源承載能力已經嚴重透支。
一座城市或一個地區的現實承載力可根據“木桶理論”來確定。如果説,木桶容納水量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桶板,那麼,城市或地區的現實承載力則由各單項資源和發展條件中最小的一項來確定。而京津冀地區的最“短板”正是“水資源”。
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京津冀三地水資源開發程度高達109%。按現狀用水水準,區域年均擠佔生態用水近90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超採68億立方米,京津冀地區多年年均水資源量258億立方米,供水量中七成是地下水。因此京津冀成為我國水資源環境嚴重超載地區之一。
天津市水務局辦公室副主任王永強:天津的農業是靠天吃飯,下雨不夠的時候也要超采地下水來補充農業的生産。
而對於河北的缺水情況,河北省水務局副局長張寶全説:
張寶全:河北的地表水基本上開發殆盡,潛力不大了,再一個就是災害重,一年多旱,春季旱了,秋季還旱。
北京缺水則是出了名的,有數據顯示,北京地區淺層地下水的開發已經達到了92%,地下水的下降已經成為北京市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它不僅涉及到水源逐漸消失,同時地面下沉也影響到地面建築。除了缺水之外,京津冀的水質和水生態也同樣成問題。根據水務部門提供的情況顯示,京津冀三地的廢污水排放量達到30億噸,每年産生的化學需氧量COD和氨氮入河量就達到納污自凈能力的2到4倍,而由於用水規模大、經濟規模也大,就不得不採取擠佔生態用水的方式。
面對水資源的透支該如何解決呢?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利專項規劃》正在編制過程中,目前初稿已完成。京津冀將建水資源統一調配管理平臺,而這一規劃不光是要解決現在的問題,還要為子孫後代考慮。我們的記者採訪了參與規劃編制的水利專家。
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利專項規劃》要求,京津冀地區堅持節水優先方針,在水資源過度開發區適當退減灌溉面積,推進農業節水;加大沿海地區工業項目海水利用力度,推進工業節水;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更新改造,加大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限制高爾夫、洗車等行業用水,推進服務業與生活節水。參與規劃的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李原園説:
李原園:要採取有退有保的措施,生活用水、城市發展的用水我們必須得保,但是一些不合理的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就要適當的退,還有一個要保我們生態的用水,比如通過水資源的調配保障我們生態環境的基本用水,償還生態環境的欠賬。當然一方面是減負荷,一方面就是開源,水資源保障的主要工程就是南水北調。
今年汛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河北地區每年將收水30億噸、北京地區每年收水10億噸。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利專項規劃》的目標,到2020年,京津冀水資源超載局面得到基本控制;重要河湖生態功能逐步恢復,地下水基本實現採補平衡,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對於污水該怎麼辦?李原園説:
李原園:現在京津冀三地只有10來億噸的廢污水處理回用,未來要把這個能力翻兩番,擴四倍,到40多億,把未來産生的每一滴污水,經過處理,達標,然後到河道裏稀釋,讓每一滴都發揮作用,有些可以供經濟社會和低標準的用水,有些用來河道裏的生態用水。
另外,在工程方面規劃提出,京津冀將建立水資源儲備與應急體系,大中城市建設戰略儲備水源地;建立南水北調中線地下水源儲備體系,在漳河、拒馬河、永定河等山前洪積扇建設地下水儲備庫系統;建設黃河應急調水通道。對此措施,李原園説:
李原園:這個地方有1.1億的人口,未來可能還會增加到1.3億到1.4億這樣一個規模,城鎮化率達到70%到80%左右,還一塊就是安排一個資源的儲備,為什麼我們在京津冀的規劃裏邊非常強調地下水的修復和治理,地下水是我們碰到長期的乾旱,碰到突發事件唯一可以動用的一個戰略儲備資源,但我們現在戰略儲備資源嚴重的虧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地下水的修復擺到一個戰略儲備的水源建設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