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又到秋收秋種時

  • 發佈時間:2014-09-25 17:26:22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眼下,又是北方的秋忙季節,收秋雖沒有初夏麥收時龍口奪食時那樣的緊張,卻是農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沒有深秋時的播種,就沒有來年的麥收。雖然隨著現代化農業時代的到來,農民們的體力耕作已大大減輕,但少年時代緊張的秋忙時節,仍然讓人懷念。

  農曆八月十五前後,隨著玉米、花生、黃豆、芝麻等秋作物的相繼成熟,秋收也漸漸拉開了序幕,家鄉的秋作物主要是玉米,掰玉米對於我來説,不像割麥子那樣彎腰躬背受著太陽毒辣的炙烤和針尖一樣的麥芒刺疼,穿行在青紗帳中,“喀嚓”一聲脆響,一隻老玉米,就溜入手中,痛快淋漓,還可以從玉米稈中找出糖分高的當甘蔗吃,我們美其名曰“甜甜稈”,吃得不亦樂乎。偶爾發現嫩玉米,到家裏或煮或烤就成了美味佳肴。晚上在剝玉米皮時,還可以煮上一鍋新鮮的大棗或剛從蔓上摘下帶殼的花生,聽著收音機裏的長篇連載小説,別有一番情趣。

  需要特別説明的是,剝玉米皮可是一個技術活,最外邊一層是老皮要剝掉,緊挨的皮要撕下兩個保存下來,蒸饅頭時墊在竹蒸籠底層,饅頭底部不受水蝕,既實用又環保,內邊的皮還要留下兩到三個豎起來,擰玉米串時扭結用,擰玉米串,這可是一個高難度的技術活,水準高的擰的又長又緊,放在木架上,慢慢晾曬。遺憾的是,擰串的技術我始終沒能掌握。

  秋收的戰線拉得很長,一個月的時間常常還顯緊張,各種作物要及時收割,淅淅瀝瀝的秋雨,還不時添亂,下起來沒完沒了。各種秋作物中玉米最是麻煩,先要集中時間掰下玉米穗,然後再用鐮刀割下玉米稈,最後再用镢頭砍掉玉米根,玉米除了主根外,還有很多鬚根,在地裏扎得很深,如果不清除乾淨的話,耕地就難以進行,用有耬播種麥子時也受影響。砍玉米根是大力氣活,镢頭老高地掄下,有時遇到長得粗點的玉米根要轉著圈好幾下才能砍掉,然後還要幾镢頭下去把根上的土塊敲下來,在這期間,要向地裏不斷地拉糞,穿插收割其他的農作物,等玉米稈、玉米根都曬乾了,還要把這些東西拉回家去,玉米稈閒時要用鍘刀鍘碎拌上土一塊漚肥,玉米根則當柴火燒飯。

  國慶節前後,是農民最忙的時候。經過近半個月的收穫,地逐漸騰乾淨了,就拉糞。我們全家六畝地,用架子車大約要拉五六十車,因為地遠,且全靠人力,一晌時間連裝卸和路途時間只能拉三趟,這又要用去10多天的時間,都準備好了,就著手耕作。

  用人工來耕地,我最不願意幹的,總覺得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國人就開始用牛耕地,現代社會裏還用這種原始的耕作方式,這讓我有些不屑于這類農活。但父親自有他的主張,通過深耕,土壤的肥力能較好地吸收,能高産。那時最羨慕的是別人能用牛或拖拉機耕作,但條件是要花錢。

  為了節省開支,父親動員全家齊上陣,六畝地全部用鐵锨挖,我們一家六口人每人一張锨,總是伴著星星月亮去幹活,半夜裏我從酣夢中被母親叫醒,迷糊中跟著大人一塊去下地。當我們到地裏時,父親已提前一兩個小時,勻好糞,撒好肥料,我們只管挖就行。哥哥力氣大,一锨能挖半尺厚,我則挖10公分還覺得吃力。天剛亮,在別人開始出晌時,我們半塊地(約一畝),已經挖完了,父親則騎著自行車到鄰村的早餐市場為我們買油條,這是我幹活唯一的快樂。簡單的早餐後,我們繼續挖地,父親則開始用耙子整地、打畦,這一又是一項技術活,做不好的,澆地時水會竄到別人地裏,自己的地卻很難澆到頭。

  近10天的時間,我家的幾張锨被土壤蹭得锃明瓦亮的,像出鞘的劍,也成了鄰居們最愛借的傢具。地耕作好後,在墑情好的時候,幾家合耟著用耬把麥子種了,整個秋忙就算結束了。

  後來,能用上舅父家的牛犁地,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勞動強度,再後來,我們家也開始養牛,但一頭小牛養到能犁地時,往往要兩三年,而訓牛的過程,卻相當的不易,牛犢子性子野,有時脫韁後,半天都追不回,好幾次,母親在訓牛的過程都遇到險情,幸好沒有發生大事。

  現在,我們村的農民長期外出務工,農忙時趕回來,機械化耕作,連種帶收,不到一週全部完成,省力又高效,日子過得讓我們上班一族很是羨慕。如今,母親已過早辭世,我也脫離這種繁重勞動20多年,但回想有父母呵護的一家人雖苦卻甜,其樂融融的那段經歷,仍讓人回味與懷念。

  (作者單位:河南省靈寶市財政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