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億噸庫存導致玉米銷售面臨壓力
- 發佈時間:2014-09-23 09:25:1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晶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市場監測部李喜貴昨日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玉米産業大會”上表示,國家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已使得國內玉米市場累積高達億噸的天量庫存,在市場終端需求不足情況下,今年國內玉米銷售和秋糧收購面臨較大的壓力。
玉米臨儲政策至今已連續執行了七個年頭。2008年,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波及各個領域,國際農産品市場步入全面下滑通道,國內市場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為穩定糧食現貨市場價格、保護農民利益,2008年10月20日開始,國家啟動第一批玉米收儲計劃,在東北産區計劃收儲玉米500萬噸。隨後又相繼啟動了三批收儲計劃,連續四批玉米收儲計劃總量達到了4000萬噸。此後,國家玉米收儲政策步入常態。
李喜貴認為,國家臨儲收購政策主要構成三個方面的重要影響,一是托市價格高於市場供求關係自發形成的均衡價格,刺激市場主體過度提升玉米生産能力,造成耕地、水資源利用等自然因素達到了極限;二是玉米市場主體價格預期被嚴重扭曲,貿易經營企業空間縮小,造成産區和銷區、東北産區和華北華中産區、原糧和産成品價格呈現倒挂。實質影響體現在企業不存糧、農民不存糧,而政府糧油庫存則創歷史新高。三是國內玉米價格不斷提高的背後是國內外玉米價格差不斷擴大。國內玉米進口壓力激增。
李喜貴表示,2012/2013年度國家臨儲收購3000余萬噸玉米,2013/2014年度國家臨儲收購玉米7000余萬噸,托市收購玉米導致國家政策性糧油庫存的大幅增加。“國家收購3500萬噸以上玉米就已經打破了市場供需平衡點。”李喜貴説道,而目前,國家已經收儲了超過7000萬噸玉米。在此市場格局下,2014年國內玉米受旱面積造成的産量減少已經不足以影響國內玉米供需平衡表。現階段內,國內玉米已經呈現供大於求格局。
根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的最新預測數據顯示,預計2014年東北産區遼寧和吉林産區分別減産443萬噸和96萬噸,內蒙古産區略減10萬噸,基本維持産量不變,黑龍江産區增産384萬噸,東北産區合計玉米産量減産為165萬噸;華北黃淮地區方面,河南産區減産277萬噸,河北、山西、江蘇和安徽等地區基本維持平衡,整體減産量為277萬噸。
“從産量方面來看,國內玉米今年基本維持平衡,減産幅度不大,但需求方面則有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李喜貴強調。市場終端需求不足已經開始影響玉米市場價格走勢,尤其在刺激終端需求手段有限的情況下,今年國內玉米銷售和秋糧收購面臨較大的壓力。所以2014/2015年度臨儲收購量可能會大幅下滑至不足1000萬噸水準,同時,由於臨儲收購玉米採取順價銷售政策,下一年度的市場結構型行情預計難以出現。在國內玉米供需失衡的市場格局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山東玉米市場已經呈現下滑勢頭。自7月份以來,山東地區玉米價格已經自高點2850元/噸左右跌至2600元/噸一線。
對於後市,李喜貴表示,國家2014年玉米臨儲政策仍將主導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走勢,今年部分地區玉米減産難以對市場供需構成實質性影響,預計今年下半年玉米市場要對上半年的市場主體誤判進行糾偏,在臨儲玉米托市政策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市場主體入市採購玉米積極性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