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應對氣候變化 行勝於言

  • 發佈時間:2014-09-24 05:31: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地時間23日,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在紐約總部舉行,來自1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及經濟、商業和民間團體的代表,將各自表述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願景,併為明年巴黎氣候大會達成氣候變化新協議凝聚共識。

  氣候變化問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早已為世界各國所重視。近年來,可再生能源技術成本下降,全球已有約60個國家設立了500項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法律。此外,約40個國家建有碳排放初級市場交易系統。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後,全球更傾向於達成一項氣候變化新協議。

  然而,多年來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新協議的談判卻難有突破性進展,特別是涉及注入溫室氣體減排量分配、治理資金分擔等具體利益問題時,部分發達國家熱衷於做“言語的巨人”,以氣候問題對他國施壓,卻不願意在具體問題上承擔應有的歷史和現實責任,成為世人眼中“行動的矮子”。

  其實,拋開應對氣候變化談判中複雜的歷史原因與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不談,有些方面內容需要厘清。

  首先,應對氣候變化,加大減排力度,長期來看對宏觀經濟增長是有益的。比如全球經濟和氣候委員會日前發佈《新氣候經濟報告》認為,通過對清潔能源、優化的産業能效以及更高效的交通系統進行投資,不僅可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惡果,也可讓全球經濟保持持續增長。

  其次,低碳領域具有巨大的投資潛力。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高尚的事業,也是有豐厚回報的生意。在各國政策指引明確、法律完善的情況下,市場能夠有效地推動低碳産業的快速增長。一些北歐國家諸如丹麥、芬蘭等國相關清潔技術産業的成熟,便是明證。

  最後,應對氣候變化,行勝於言。這方面,中國已付出了實際行動,如提出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這也得到各方面的肯定。此次峰會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專門表述,聯合國高度讚賞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作出的積極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就。這個評價十分中肯,畢竟,“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