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經評論:應對氣候變化絕非零和博弈

  • 發佈時間:2014-09-23 16:2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家偉  責任編輯:孫業文

  創紀錄的高溫,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頻發……氣候變化影響著地球上每一個人。但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談判卻步履艱難。為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各國需要及時拋棄相互制約的零和博弈心態,在可持續發展目標下共同推動減排行動。

  零和博弈是博弈論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參與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在多年談判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始終沒能在根本問題上達成一致。今年6月在德國波恩舉行的氣候談判中,各國在新協議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方面仍存在不少分歧,特別是在涉及溫室氣體減排量如何分配、所需資金怎麼分擔等關鍵問題時,談判尤其艱難。

  溫室氣體排放與經濟發展、生活水準密切相關,各國出於自身國情考慮,有著不同經濟訴求,一些發達國家不願在減排方面多出一分力,往往也是擔心自身經濟發展受影響。不過,越來越多數據顯示,減排與經濟增長並不衝突。

  全球經濟和氣候委員會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説,通過對清潔能源、優化的産業能效以及更高效的交通系統進行投資,可讓全球經濟保持增長的同時,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惡果。這個組織由超過100名來自多個國家的政商學界人士組成。

  事實上,全球清潔能源産業近幾年一直在加速發展。丹麥已提出要在2050年實現全國100%使用清潔能源,預計成本僅為每人每年20歐元。中國開發清潔能源的速度超越了許多發達國家,相關中國企業通過風力發電設備、光伏面板出口以及在其他國家修建清潔能源設施,創造了大量效益。

  在美國,雖然政府在減排方面動作遲緩,但私營企業的相關投資卻在增長。引領全球電動汽車産業的特斯拉汽車公司近期就宣佈,將興建一個完全使用清潔能源運作的超級電池工廠,有望創造6500個工作職位。這些都説明,推動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並不矛盾。

  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大多還不夠完善,這對發達國家來説其實意味著很好的投資機會,比如電力設施,如果能獲得更多的資金和新技術進行能效升級,不但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發達國家的相關企業也能從龐大的電力需求中獲得不錯的投資回報。但前提仍然是政府間能否拋開短期利益衝突,達成共識,創造一個有利的政策環境,實現真正雙贏的局面。

  全球經濟和氣候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各國應通過多種政策手段來引導綠色經濟的發展。但要推行這些措施,關鍵還要看各國政府是否能在政策導向上展開闔作,讓經濟從目前的高能耗、高排放模式逐步轉向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留給各國的時間已不多了。正如全球經濟和氣候委員會成員、墨西哥前總統卡爾德隆所指出的:“如果我們在接下來的數年裏還不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成本將越來越高,實施起來也將更困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