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手術機器人治療婦科腫瘤取得新成果

  • 發佈時間:2014-09-19 02:31:2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生活風向標

  由於能減少創傷和並發癥,如今,手術機器人的誕生和應用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患者帶來福音。不久前,解放軍總醫院婦産科主任孟元光帶領團隊,在麻醉手術中心和泌尿外科的配合下,為一名51歲患者成功實施了子宮頸殘端癌機器人根治術。經該院醫學衛生科技查新站報告顯示:迄今為止,國內外文獻中尚未見相關報道。

  據悉,患者因患子宮良性肌瘤在當地醫院行子宮次全切除後,殘留子宮頸發生癌變,在醫學上稱為“子宮頸殘端癌”,屬於宮頸癌的一種。由於無法準確預知盆腔結構,病灶兩旁的輸尿管和包裹在周圍的膀胱、直腸更易受到損傷。如果採用傳統開腹手術,患者腹部需要打開15公分左右的切口,住院半個月左右,容易發生出血、感染或深靜脈血栓等並發癥。

  據孟元光介紹,傳統腹腔鏡技術的成熟曾經一度顯現出較好的臨床療效,但也具有平面視野、並發癥發生率較高等缺陷。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憑藉其獨特的優勢正逐漸應用於婦科良性病變及早期惡性腫瘤治療過程中,但應用於殘端癌和復發癌治療方面尚屬空白。與傳統腹腔鏡技術相比,“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具有7個可作360度自由旋轉的操作臂和三維視野的腹腔鏡,操作盲區小,有助於手術醫生在立體視覺下觀察殘端子宮頸的位置,完成複雜分離和縫合動作,減少對其他臟器的損傷,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手術過程中,孟元光帶領其手術團隊準確地找到子宮頸殘端的位置,分離包裹在周圍的膀胱、直腸和兩旁的輸尿管,然後把病灶及宮旁組織切除。手術用時110分鐘,僅出血300毫升,患者術後24小時即下地活動,無任何並發癥。

  宮頸癌在我國屬於高發婦科疾病,每年發病率為十幾萬人次,而殘端癌和復發癌的手術治療一直是困擾婦科專家的難點。解放軍總醫院婦産科大膽運用新技術,將微創理念貫穿臨床診治全過程,自2009年起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早期子宮頸癌機器人腹腔鏡根治術和早期卵巢癌機器人腹腔鏡分期術,經過不斷探索,又逐步拓展了“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的應用範圍,在運用機器人手術治療婦科腫瘤領域處於國內先進水準。

  (王繼榮 王佳斌)

機器人(300024)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