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漸興

  • 發佈時間:2014-09-18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吳昊 段續   責任編輯:羅伯特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中國已提前進入了“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齡化社會,單純依靠政府的力量來發展社會養老福利事業愈發不現實,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形式正在被提倡。9月3日,財政部、發改委、民政部和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四部委下發通知,明確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工作目標:“十二五”時期,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工作有序推開,相關制度建設取得有效進展。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度。

  實際上,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已在國內多個地方興起。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浙江金華、吉林松原、河北張家口等地政府推行的“居家養老服務”,依靠社會、企業力量,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通過推進社會化養老,政府執政角色也開始從“大包大攬”向統籌社會資源發生著轉變。

  “只需手機一鍵撥通説明要求,不一會兒就會有人到府服務。”家住松原市寧江區文化街道的李國敏老人説。過去,她時常犯愁:老伴兒有病生活不能自理,兒女在外地幫不上忙。而如今,拿著民政部門免費發放的代金券,就能享受到專業的家政服務。

  為李國敏服務的工作人員來自吉林省松原市麗潔家政。“公司的服務能力和價格優勢讓我們在‘居家養老’招投標中勝出。”松原市麗潔家政董事長包麗潔説,雖然目前收益較低,但參與居家養老的民生工程能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企業不該算小賬,目光要放長遠才行。”

  松原市政府調研發現,松原市區養老院容納能力有限,且老年人普遍習慣居家養老,因此探索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居家養老新模式,該模式以市內60周歲以上身體失能、家庭困難的老人為服務對象,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搭建養老資訊平臺吸納相關企業入駐的方式,在財政投入部分資金基礎上初步形成的養老服務産業鏈條。

  接下來,松原市還計劃在養老服務基礎上編制數據庫,利用大數據理念挖掘民生工程背後的隱性商機。在居家養老試點社區中,有關部門詳細統計域內老人的各類資訊,編制數據庫,與通訊公司、公益組織合作研發資訊服務平臺。“未來平臺將逐步擴大,在公益助老之餘,納入家政、餐飲等各類服務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做大養老産業。”松原市民政局局長馬建華説。

  而在一年前的浙江金華農村,當地政府推出的了“統分結合”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政府扮演統籌社會資源的角色,通過政府財政資金、企業商會捐贈、上級補助、鄉村自籌等途徑支撐和保障了農村居民養老服務的硬體建設機構常態運作。

  據了解,浙江金華農村養老模式的核心是兩個“統分結合”即服務上實行“白天統一照料、晚上分散居住”,運營中實現“中心較大村統一布點、邊緣較小村分餐配送”相結合。重點解決農村老人日常用餐、醫療保健、文體娛樂等最基本問題。截至目前,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已建成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30多家,可服務老人兩萬餘人,佔全區老年人口數近一半,並力爭2014年實現全覆蓋。

  不久前,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也正式啟動了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這些服務同樣依靠社會、企業力量,以居家養老服務為基礎,以日間照料站服務模式做補充,逐步實現養老服務由過去被動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