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説話“文縐縐”還是“萌萌噠”?
- 發佈時間:2014-09-17 08:55:09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古人説話不應該是滿嘴“之乎者也”麼?他們日常交流到底是咬文嚼字還是像現代人一樣通俗易懂?
大約在先秦時期,文言文和當時的口語一致的,與現在傾向使用雙音節詞不同,在當時的漢語裏單音節詞佔據上風。《論語》、《孟子》這類著作,可以説就是當時口語的實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當時的人説話,就是這麼個腔調。但是由於書面語本身的保守性,加之以文言文為載體的儒家著作經典地位的確立,文言文和口語很快就進入了漫長的雙軌發展時期。
大約在兩漢時期,口語和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距離。雖然文言文和口語都在發展,但前者遠遠跟不上後者的速度,距離越拉越大。
這種情況在唐朝出現變化,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佛教的大發展。由於潛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準不高的老百姓,出於方便傳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譯的佛經和佛教故事多使用當時的口語,成為早期白話的重要來源。
但是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語已經完全脫節。不過,宋朝的文人和學者們有時也使用白話文。比如蘇軾最愛用“呵呵”,在給摯友兼親家的文與可寫信時、在給同事兼文友的鮮于子駿寫信時、在給被“河東獅吼”的陳季常寫信時,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
到了元代,由於漢語並非統治者的母語,因此很多時候甚至連皇帝的詔書也直錄當時的口語。
書面語和口語的雙軌發展,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對立局面,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才終結。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不模倣古人”“不避俗字俗語”等,吹響“白話文運動”的號角,終於讓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成為了漢民族的共同書面語。
這裡有段軼事:胡適與黃侃爭論文言文和白話文哪個更簡潔。胡適對學生説,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發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願從政,便發電報拒絕了。復電便是用白話文寫的,非常省錢。同學們如有興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擬一則電文,看看是白話文省錢,還是文言文省錢。學生們絞盡腦汁擬定了電報,挑出字數最少的一份,寫的是:“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胡適念畢,不無幽默地説:“這份電稿僅12個字,算是言簡意賅,但還是太長了。我用白話文只需5個字‘幹不了,謝謝’。”
(本報綜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