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建長效機制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

  • 發佈時間:2014-09-13 05:45: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國內需求增速趨緩,我國部分産業供過於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製造業産能普遍過剩。這是現實的産業格局。

  不僅如此,隨著我國工業發展進入中後期,傳統製造業已經成為“紅海”,競爭激烈,産能過剩成為常態。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適度的産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必然現象,部分産能閒置是市場經濟效率的表現,也是優勝劣汰的競爭結果。只有通過競爭使部分産能閒置、淘汰,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效率。通常來説,競爭越激烈的行業,進步就越快,效率也越高。

  但是,當産品生産能力嚴重超過有效需求,也就是産能嚴重過剩時,將會造成社會資源巨大浪費,降低資源配置效率,阻礙産業結構升級。這是應該努力避免的事情。什麼程度才算産能嚴重過剩?或者説,産能利用率多少才算嚴重過剩?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的官員曾經表示,産能利用率低於75%時大致可視為産能嚴重過剩。2012年底,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産能利用率分別僅為72%、73.7%、71.9%、73.1%和75%,明顯低於國際通常水準。這5個行業被認定為産能嚴重過剩行業。

  分析認為,我國部分産業出現産能嚴重過剩,除了企業盲目投資、行業集中度低等因素外,一些地方過於追求發展速度,過分倚重投資拉動,通過廉價供地、稅收減免、低價配置資源等方式招商引資,助推了重復投資和産能擴張。與此同時,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滯後,政策、規劃、標準、環保等引導和約束不強,投資體制和管理方式不完善,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不到位,導致生産要素價格扭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不健全,市場機製作用未能有效發揮,落後産能退出渠道不暢,産能過剩矛盾不斷加劇。就是説,政府定位不準、政府管理不到位是重要因素。

  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關鍵是要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長效機制。要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建立過剩行業産能預警體系和監督機制。通過長效機制的作用,使産能總量與環境承載力、市場需求、資源保障相適應,空間佈局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産能利用率達到合理水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相對成熟的産業包括一些新興産業,一段時間內出現産能過剩,或者出現結構性産能過剩,幾乎是必然現象。關鍵要適度。從根本上説,這個“度”要靠以市場為主導的長效機制來調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