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恒天然溢價25%收購貝因美兩成股權

  • 發佈時間:2014-09-10 01:00: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林遠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9日,已停牌近三個月的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因美)首日復牌即一字漲停。

  公司于前一晚發佈公告稱,接紐西蘭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通知,恒天然擬以向公司全體股東發出部 分 要 約 收 購 的 方 式 增 持 不 高 于2.045億股股份(約佔公司總股本的20%),要約收購價格為18 .00元/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36.8億元人民幣,全部來源於其間接控股股東恒天然集團。按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貝因美14 .36元的股價計算,此次恒天然收購價溢價約25%。至此,這單行業內備受關注的乳企深入合作案例終於有了實質性的突破。

  資料顯示,紐西蘭恒天然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加工企業和出口商,每年加工的牛奶達到220億升。恒天然曾于2005年注資中國三鹿奶粉8 .64億元獲得其43%股份,但卻遭遇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滑鐵盧”,最近則因為肉毒桿菌事件備受輿論關注。而總部位於杭州的貝因美,目前在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位居前三。

  公告顯示,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後,貝因美的控股股東仍為貝因美集團。恒天然集團與貝因美將會在澳大利 亞 共 同 組 建 一 個 由 貝 因 美 佔 股51%的合資公司,以購買恒天然集團在澳大利亞目前所擁有的達潤製造工廠,為恒天然集團和貝因美製造嬰幼兒配方奶粉、基粉等産品,預計總投資為2億澳元。

  資深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標誌著繼光明、蒙牛、伊利、聖元之後,貝因美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全面開啟。通過海外投資或者與國外大型乳品企業強強合作,將直接提升企業乳資源的供應保障能力。除此之外,通過合作,恒天然可以幫助貝因美推進安達牧場的現代化建設,並幫助其管理和經營。

  實際上,從2013年中報起,貝因美業績就持續下滑,令市場各方對公司戰略産生擔憂。公司凈利潤增長速度從2013年中期的94.21%下降至2013年三季報的64.28%,再下降至2013年年報的41.54%;2014年一季報凈利潤更是呈現負增長,同比下降36.34%。

  貝因美最新披露的2014年半年報凈利潤下降程度又進一步加深。今年 上 半 年 , 貝 因 美 實 現 營 業 收 入24.05億元,同比減少25.24%;實現 歸 屬 于 上 市 公 司 股 東 的 凈 利 潤1 .08億元,同比減少72 .09%。貝因美稱,配方奶粉行業變革,公司正在進行業務轉型和流程再造,致使重點産品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在短期內銷量下降。公司還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降幅為25%至75%。

  對此,中投證券分析師蔣鑫認為,公司的基本面已經見底,預計第三季度將恢復增長。目前國內銷售的前十大乳企中8家有外資控股或參股,借助國際化的合作,貝因美未來在保障原料充足和原料成本上會更有優勢,尤其在加速整合的行業中競爭優勢更突出。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在主業競爭激烈背景下,貝因美同時推進的公司平臺化和産品延伸轉型均非易事,雖然此次要約收購完成問題不大,但是貝因美轉型能否成功有待觀察。

  “長期來看,中國乳業必將與國際完全接軌,最終成為國際乳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宋亮説,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儘管保持平穩增長,但總體空間巨大。2013年市場總份額大概600億人民幣,到2018年有望達到1000億人民幣。那些成功轉型、經過市場考驗,並活下來的企業將享受未來産業穩步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

貝因美(002570)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