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節能車與新能源車概念上混淆 中汽協欲糾偏

  • 發佈時間:2014-09-09 09:18: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汽協糾偏新能源車純混動力之爭節能汽車或重獲政策支援

  但普通混動汽車補貼不會恢復如前

  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不斷檔”,業內對出臺混合動力汽車平行支援政策的呼籲也在繼續。能否把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放到同等位置、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能否並重,這些均成為業內爭議的焦點。

  在9月5日召開的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高峰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反覆強調,“在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産業化發展的同時,需要繼續鼓勵和促進各種節能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千萬不可顧此失彼。”

  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論壇上也表示,應區分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概念,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屬於新能源汽車,已經取消相應補貼,目前可能會研究其作為節能汽車的“補救措施”,但“在導向上還是有一點區別”。

  新能源汽車技術上的研討持續火熱,銷售數據也很給力。工信部網站9月5日公佈新能源汽車8月産量,當月國內生産新能源汽車5191輛,同比增長近11倍;今年1~8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産3.11萬輛,同比增長328%。

  概念上混淆

  2014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于9月5~7日在合肥開幕,國家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和發改委等多個部委領導前來調研並參與了論壇討論,相關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也相繼做了報告。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萬鑫銘在總結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狀況時特別提到,2014年國內混合動力客車市場佔有率急劇下降,原因在於新一輪的示範推廣中普通混合動力沒有被納入普及範圍。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共銷售節能和新能源客車9000輛,其中純電動客車僅1000輛左右,剩餘大部分均為普通混合動力客車。2013年6月後普通混合動力客車補貼中止,大部分車企在完成既有訂單之後,均停止了普通混動客車的生産和銷售。

  在論壇交流環節,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特別回應了關於混合動力的業內意見,他認為目前在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概念上仍有所混淆,但現在的規劃裏已經非常明確,插電式的混合動力不屬於新能源汽車,因此新能源汽車政策將不包括普通混合動力汽車。根據今年7月出臺的《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將以純電驅動為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張相木表示,他認同業內關於發展節能汽車的重要性,國家也會研究相應的節能汽車政策,但強調“這和新能源汽車是兩個方面的事”。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普通混合動力汽車的購買補貼不會恢復如前。他認為,普通混動客車運營時已享受燃油補貼,如果在購買上繼續實施推廣補貼,那新能源汽車就失去了競爭力。“在導向上,還是有一點區別的,取消是經過慎重研究做出的決定,希望大家理解。”

  以合肥常見的12米燃油公交車為例,使用10年將獲得80萬元的燃油補貼,而純電動公交車僅一次性補貼50萬元,為此公交公司使用純電動公交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合肥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副院長潘軼山向記者表示,普通油電混動客車在節能減排上貢獻很少,建議減少對混動客車的燃油補貼和增加對新能源客車補貼,有利於鼓勵更節能新能源客車的使用。

  中汽協欲糾偏

  有與會者提出,國家已明確新能源汽車以純電力汽車為主,混合動力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但是目前不是我們國家選擇的發展戰略。

  中汽協副秘書長葉盛基則表示:“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著眼于汽車産業的長遠發展,推廣普及節能汽車著眼于大幅度較快地降低汽車燃油銷量,都是為了汽車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葉盛基稱這是自己“特別要説”、“要反覆贅述”的內容。他認為,目前的環境都在強調新能源汽車,而忽視各種節能汽車和節能技術。他稱,新能源汽車是新型的戰略産品,是汽車行業的未來,但其産業化進程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過程和積澱。

  而目前混合動力汽車技術較為成熟,世界各大公司對於混合動力技術給予了高度重視,從現實狀況上説,如果要做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中的目標,“到2015年,當年生産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2020年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必鬚髮展混合動力汽車。

  葉盛基強調,混合動力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從動力角度來看,純電動力和混合動力的電池及控制也是相通的,不同的是混合動力汽車成本較低,在現階段推廣規模應該比純電動要寬泛一些。此外,燃料電池汽車也需要蓄電池和能量回收,一定意義上推廣混合動力也是為燃料電池汽車打下基礎。通過混合動力技術的不斷運用,也可以進一步掌握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及零部件的發展,為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個微妙的現象是,中汽協秘書長董揚在9月6日召開的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國際論壇上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就“未來發展到底是應該發展混合動力,還是純電動的路線取向”進行了糾偏,他稱二者同樣重要,“都是對的”。

  董揚認為,目前對新能源汽車主要從國家財政補貼的角度進行了劃分:由於純電驅動對基礎設施的依賴性比較強,需要政府推動來重點發展純電驅動;混合動力由於節油效果,投入産出比較好,比較適合産業角度推動,由行業或者企業用優惠政策來帶動推動混合動力汽車産業的發展。 (記者 童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