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居委幹部的新標桿

  • 發佈時間:2014-09-03 07:31:4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徐恒傑

  居委幹部“上管海陸空,下管垃圾桶”,被稱為“小巷總理”。身處大上海的梁慧麗,與原來里弄幹部不修邊幅的形象不同,屬於穿著優雅、打扮得體出入社區的活動家類型,處事待人更多的是付出與奉獻,也被稱為“美麗書記”。她以自己的榜樣力量為當代居委幹部樹立了新的標桿。

  這個新標桿的標誌點,首先在於當仁不讓的擔當意識。梁慧麗當居委幹部的18年間,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面臨的問題的多樣化和複雜程度,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在處理複雜的各類工作過程中,她最在意的原則是:我這“小書記”的使命就是服務居民,居民的小事就是我心裏的“大事”,不把自己擺進去,不解決好這些小事,就會變成基層黨組織失去民心的“大事”。

  這個新標桿的標誌點,還在於不畏困難的創新意識。上海人口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000萬多,到目前常住人口2400多萬,整整多了1400萬,且住宅市場化以後,老百姓擁有了房産,人口管理變得更複雜了,有相當數量的“人戶分離”,也出現了獨居老人。另外,上海60歲以上的人口已達27%,養老安老的問題,突出地放到人們面前。還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求學讀書問題等,都是人口管理的難事。這些事情要處理好最終都會靠社區居委。而社區居委靠什麼?用梁慧麗自己的話説:“工作創新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小巷總理們”的工作,是國家治理體系十分重要和基礎的一環,他們接觸的,是社會最實在的矛盾,時時刻刻與群眾“面對面”。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之際,承擔更高“頂層設計”的幹部們,應更加關注“小巷總理們”的難題,要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使基層有職有權有物,讓更多梁慧麗式的居委幹部更好地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和管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