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移動醫療年增長近30%

  • 發佈時間:2014-08-31 20:31:1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何欣榮 龔雯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移動網際網路的熱潮正在席捲各個領域,醫療也不例外。近期,蘋果將發佈移動醫療平臺的消息引人關注,而谷歌早已通過谷歌眼鏡切入這一領域。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國內的各種移動醫療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但行業要健康發展,還需走通監管和醫療改革兩關。

  根據艾媒諮詢的預測,2014年我國移動醫療市場的增長率接近30%。杭州全科健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傑認為,廣義的移動醫療可分為三個層面:一是醫生與患者間的線上平臺,滿足用戶線上問診的需要。二是患者間的交流平臺,即同病相憐的患者分享看病的經歷。三是醫生間的社交平臺,用於交流專業資訊。

  在這三個層面中,第一類平臺即所謂的“輕問診”模式目前較為流行。這種模式多以手機APP的形態出現,用戶輸入自己的病情,醫生能線上提供相應的診斷方案。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因一個小問題,就要跑到醫院排長隊諮詢的困擾,因而頗受用戶歡迎。

  但這種模式的弊病也很明顯,因為疾病往往很複雜,不能單純靠病人的描述來判斷。如果因為“隔空看病”引發誤診,維權也比較麻煩。

  相比不太靠譜的“網路求醫”,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移動醫療最有應用前景的地方應該是健康管理,即利用網際網路積累健康數據,對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進行管理。國內部分上市公司已經涉足這一領域,如九安醫療開發了與微信互聯的智慧血壓計,三諾生物開發了與手機搭配的血糖儀,都獲得資本市場的追捧。

  更多創業者躍躍欲試。在U糖首席執行官陳瀟楓看來,像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引起並發癥,所以監控和預防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超過1億人,每年投入的醫療費用約2000億元。從降低社會負擔的角度看,慢性病和移動網際網路結合,應該是一個趨勢。

  不過,利用移動網際網路進行健康管理,聽起來雖然不錯,實際上也需要在兩個方面進行突破。

  首先是監管。移動醫療公司博醫幫內部人士表示,醫療是一個天生帶有強烈監管屬性的行業,美國已經出現了如WellDoc這樣通過FDA審批,需要醫生處方使用的APP,相信中國也會在未來跟進。

  其次是醫療改革。所有的移動醫療應用,其數據的最終接收端應為醫生。投中研究院分析師李鑫表示,由於我國公立醫院醫生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放,其很難通過移動醫療設備及APP為患者提供專業服務。考慮到這些因素,移動醫療的發展速度會比較慢,實現最終盈利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