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農業發展方式實現糧食增産常態化

  • 發佈時間:2014-08-30 03:31: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孫勇

  近年來,安徽宿州市埇橋區作為全國重要糧食生産基地,強化大局意識,自覺承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動力,創新現代農業生産方式、經營主體、保障機制,促進糧食生産實現“十一連增”。2013年,全區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369.8萬畝、總産達132.12萬噸,糧食商品量112.3萬噸、佔總産量85%,連續7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單位。

  創新生産方式,實現種植規模化

  土地集約化。圍繞現代農業“兩區”建設,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前提下,採取組合激勵措施,強力推進土地流轉,引導土地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集中,適當加快土地集約化進程。截至2014年7月底,全區流轉土地63.3萬畝。同時,通過代耕、代種和代管等方式,為農民提供“保姆式”服務,土地託管面積達12萬畝。

  種植標準化。經過試驗示範後,確定糧食主導品種,選定“良星66”、“煙農5158”、“濟麥22”等優良品種並在全區推廣,良種覆蓋率達99%以上,實現作物品種最優化。組織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按照《埇橋區小麥高産栽培規程》要求,大力實施“十百千”小麥高産創建活動。今年夏收,全區185萬畝小麥平均單産達520千克,其中100萬畝高標準農田平均單産突破550千克,農業部5個萬畝高産示範片單産達650千克,最高畝産達814.6千克,刷新安徽省最高單産紀錄。

  生産機械化。深化農機、農藝融合,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探索農機金融服務機制,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建設農機推廣示範基地,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2013年,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209.14萬千瓦,新增3.18萬千瓦;主要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87.92%,同比提高3.56個百分點,為農業生産規模化打下堅實基礎。先後被評為全國“平安農機”示範區、全國農機安全監理“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示範窗口。

  創新經營主體,實現農業産業化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財政、項目、金融、培訓、技術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扶持,大力培育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三大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龍頭企業244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989家,發展家庭農場389家。適應農業産業化發展的需要,按照“農業企業為龍頭、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的原則,搭建框架,先行先試,建立新型農業産業聯合體。目前,全區已組建農業産業聯合體18家。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簽訂生産服務合同、協議,確立各方的責、權、利。積極探索新型農業産業聯合體經營模式,初步形成交易聯結、資産聯結、資金聯結、技術聯結、品牌聯結等內部利益聯結機制。2013年,埇橋區淮河糧食産業聯合體先後為4個家庭農場擔保貸款800萬元,化解了家庭農場“融資難”。

  加快農業産業化進程。由農業企業統一制定生産標準,由家庭農場實施生産經營,由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在生産過程中,按照企業標準進行生産,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進行農産品檢測,統一處理農作物秸稈等,既提高了農産品品質,又保護了生態環境。安徽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王麵粉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業,每年需商品糧達10億千克,進行就地加工、轉化、升值。大店鎮糧食交易市場,每天交易糧食100萬千克,年外運糧食3億千克,遠銷東北三省及沿海地區。

  創新保障機制,實現增産常態化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在土地流轉中,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堅決杜絕基本農田離糧遠、非農化。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行國土資源管理系統“五禁令”,積極開展土地置換復墾項目,大力實施採煤沉陷區土地綜合治理,探索推進“人地挂”項目試點,有效緩解建設用地擠佔農村耕地的矛盾。2013年,投入資金1.8億元,綜合整治土地20萬畝,置換新增耕地3760畝。

  落實惠農保障政策。著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嚴格落實糧食直補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2013年共落實各項惠農補貼資金2億余元。修訂完善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獎勵扶持辦法,實施大面積集中防災減災、穩産增産關鍵技術補助政策,對全區1200多家種糧大戶、農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企業聯合體和123家專業植保服務隊實行疊加補貼。捆綁各種涉農資金2.9億元,大力開展標準化農田建設,2014年標準化農田小麥高産創建比去年增加20萬畝,平均單産增加120千克左右,萬畝高産示範片比去年增加2個,平均單産增加150千克以上。

  創新金融服務産品。積極開展無質押貸款、大棚抵押貸款和聯戶擔保貸款等試點工作,累計為農業産業聯合體擔保貸款2.1億元。與中行宿州分行合作開展“宿州農貸通”業務,給予農業龍頭企業2億元授信額度。與中信信託公司合作,推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合信託計劃1301期,以群眾利益優先,有效統一農業企業、信託公司、政府等多方利益,受到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

  建立最直接的農技推廣機制。實施現代農業科技驅動戰略,建立高産創建專家指導制度,實行農業技術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機制。投資170萬元用於物聯網項目建設。在高産示範作業區,大力推廣糧食高産栽培、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節水灌溉、防災減災保護性耕作等整合高産創建技術。2014年夏收,科技對小麥高産貢獻率達65%。

  實施惠民糧食收儲行動。依據糧食産量、商品量、預計收購量科學測算收購資金量,嚴格落實駐庫監管、巡查、督查等制度,實行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今年夏收,新收入庫小麥2.2億千克,真正做到“五要五不準”:要敞開收購、隨到隨收,不準折騰農民;要依質論價、優質優價,不準坑害農民;要公平定等、準確計量,不準剋扣農民;要現款結算、不打白條,不準算計農民;要優質服務、排憂解難,不準怠慢農民。

  (作者係安徽省宿州市委常委、埇橋區委書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