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自貿區經驗築改革高地——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 發佈時間:2014-08-21 20:14: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武漢8月21日電(記者徐海波、陳俊)作為“探路者”的上海自貿區正引領著中國新一輪改革。同處長江流域的湖北借鑒自貿區經驗,先行先試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自我革新的勇氣深入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探索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的創新與開放“雙輪”驅動發展路徑,打造內陸改革新高地。

  ?內外壓力相加呼喚改革釋能

  為擺脫資源枯竭的困境,大冶有色金屬集團將轉型的目光投向貿易與金融,在上海自貿區設立貿易公司,逐漸破除這家老國企長期存在的求穩守成、封閉保守的舊思想。“走到十字路口時,有色人豁然開朗。”大冶有色上海貿易公司總經理付加雷説。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增長進入“第二季”,區域發展推至縱深,湖北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制約發展的頑瘴痼疾仍未消除,政府主導的思維定式依然明顯,轉型升級的壓力日益增大。為了保持快速發展,湖北將戰略基點定位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3月20日,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隊赴上海自貿區考察,要求學習自貿區改革創新精神,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以更大勇氣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體制機制創新。武漢市委、市政府隨後成立專班,走訪企業,謀劃學習借鑒方案。

  6月24日,湖北印發《學習借鑒上海自貿區經驗開展先行先試工作方案》,謀劃以武漢東湖高新區為核心,在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等7個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創新與開放“雙輪”驅動經濟發展

  三環集團是國家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一直為身處內陸而苦惱,去年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了國際貿易公司。三環集團總經理梅漢生説,東湖高新區借鑒上海自貿區即將試點的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跨境使用,讓三環集團看到希望,許多業務將重返湖北。

  像三環集團一樣,許多高新企業走向國際化,遭遇到制度瓶頸。東湖高新區將借鑒上海自貿區的目標鎖定在創新驅動與開放驅動“雙輪”發展,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與自貿區創建相結合,在行政審批與服務、科技創新、科技金融、擴大開放等方面,實施12大類、97項改革。

  作為中西部唯一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東湖高新區肩負著國家戰略,主要經濟指標連續5年保持30%左右增長,成為一顆耀眼明星。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説,創新和開放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兩個引擎,只有一起發動起來,才能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

  東湖高新區為自己設立了趕超目標,創新驅動以美國矽谷為標桿,開放驅動以上海自貿區為標桿,通過1—2年的改革試驗,為湖北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

  ?先行先試助推改革破冰前行

  “抓住湖北先行先試的契機,公司謀劃大項目,有望實現‘復興夢’。”湖北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李勝洪告訴記者,利用東湖高新區借鑒的上海自貿區政策,公司將投建中部最大肉類食品保稅倉。投産後,年收入過20億元,相當於再造4個“湖北糧油”。

  為擴大開放,武漢海關宣佈複製上海自貿區8項制度,在東湖高新區建設跨境電商平臺、水果肉類指定口岸、特色保稅交易平臺、大宗商品貿易平臺等。 此外,東湖高新區還將推行負面清單、先批後審、外匯資本金意願結匯等措施,讓企業享受與上海自貿區同等“待遇”。

  “叫不叫自貿區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激發市場活力。”著名經濟學者伍新木説,如果湖北能夠嫁接上海自貿區的政策體系,無疑將成為推動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推動全國改革開放縱深發展。

  “這是一場顛覆性的全新探索。”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説,先行先試是要打造改革高地和開放高地,核心在於“放權”和放寬準入,以開放倒逼改革創新、倒逼結構調整、倒逼轉型升級,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紅利、開放紅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