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天入地借水 宜賓“生”地有方

  • 發佈時間:2014-08-19 10:34:14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許靜 趙若言

  全市每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共計1.5萬畝,分到10個區縣,每個區縣只有1000畝左右。

  這就是目前宜賓市的用地現狀。

  如何突破?

  宜賓通過“上天”、“入地”、“借水”,走出了一條立體“生”地之路。

  三“生”法則每年洞開近萬畝空間

  8月6日,宜賓臨港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6棟標準廠房內的14家企業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工。建設標準廠房的項目負責人蔣貴洪説:“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去年7月投入使用,一搶而空。”以標準廠房為載體,強化立體型用地方式,突破了土地局限。向天上要空間,是宜賓“生”地的第一招。

  企業也主動“借天生地”。絲麗雅産品庫房由平房改造成3層樓的“立體廠房”,原來的産品庫房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庫存量3000噸,在不增加用地的情況下,經過重新設計後的庫房建築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庫存量達到1萬噸。“第二招,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招,就是用好地下空間。”宜賓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廖勇説。6月底,宜賓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強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意見》,第一次將如何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寫進政府文件。《意見》對地下建設用地的出讓方式、出讓價格、如何完善出讓手續等都做了説明。8月7日,站在宜賓市一中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上,宜賓市一中基建辦主任李光春指了指腳下告訴記者,腳踩著的是一個地下3層的義烏小商品城,李光春又圍著運動場畫了個圈,“這一整片地,以前都是河灘。”

  積極實施河灘地整治,向水中要地,是宜賓妙用空間的第三個“絕招”。這幾年,通過實施金沙江中壩段、菜壩組團岷江河段整治工程,在增強防洪泄洪能力的同時,增加了城市用地和耕地3000畝以上。

  據宜賓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管理科科長桂華林介紹,該市每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5萬畝,但宜賓實際可以使用的新增建設用地可達2萬-2.6萬畝。“這其中多出的空間,就是依靠這三‘生’法則。”

  一企一策收、改、轉三招盤活存量

  8月6日,記者在宜賓臨港開發區一角看到,200多畝土地上,除了零星幾棟職工宿舍和一排生産車間外,其餘地方一片荒蕪。“每次來這裡都很氣憤!”廖勇説,這一片有近80畝地囤而未用,建成的建築面積只佔應建成面積的43.5%。

  應對方式是強硬的:收回土地使用權!該公司將退出206畝低效用地。

  去年底開始,宜賓市國土資源局啟動各區縣低效用地大清理行動。經過廣泛調查之後,宜賓打出了一套集追加投資、改造升級、整合重組、退二進三、協商收回土地等各種方式于一體的“組合拳”。

  宜賓天力化工有限公司原為化肥生産企業,一直以來産出效益都十分低下,南溪區國土資源局去年向企業下達了整改通知書。企業開始尋求出路,引進恒達公司進行聯營——由天力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土地,恒達公司提供資金,對原有産業進行改造提升,邁出就地轉型的步伐。“這就是改造升級與整合重組並行的案例。”桂華林説,總結起來就一個字:改。

  還有一招:轉。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在重新進行資源配置,土地由此實現從低集約度向高集約度利用方式的轉變,不僅達到最佳資源配置,也使土地資源得到最合理利用。近年來,宜賓市中心城區內的敘府肉類、紅豐實業、天原樹脂廠等一批企業均搬離城區,騰退出約6000畝土地發展第三産業,實現了産業結構和建設用地空間佈局的優化。

  “截至目前,每一個區縣都有盤活案例。清理低效用地行動還將持續進行。”廖勇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