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放下去民心聚起來
- 發佈時間:2014-08-16 02:30:47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鄧俐 實習生 楊蕾
“我們村這口山坪塘,是上世紀90年代建的。以前,由於年久失修、缺乏管護,裏面全是淤泥,我們種苞谷得去很遠的溝裏挑水,來回要一個多小時。現在,山坪塘治理好了,可以蓄5000立方水,直接引水進田就行了,既省時又省力!”8月12日,站在整治一新蓄滿水的山坪塘旁,重慶市奉節縣新民鎮觀音庵社區39歲的村民周洪開心地告訴記者。
觀音庵社區這口山坪塘的整治自今年5月15日開工,到6月20日完工,村民們自己申報立項,投資投勞,監督管理,周洪和其他村民一樣事無巨細全程參與。縣裏驗收發現,工程品質和群眾滿意度實現“雙高”。
新民鎮的山坪塘整治,是重慶奉節縣“1+7”涉農項目建設管理的試點。“1﹢7”即由縣發改委一個部門牽頭,縣國土房管局、城鄉建委、交委、水務局、農委、移民局和扶貧辦七個部門分別制定了關於農村建設用地復墾、農村危舊房改造、農村公路、人飲工程、農村基礎設施項目、農村移民工程和扶貧項目建設管理實施細則,並將實施主體由縣級分級下放到鎮村。
“群眾迫切想建的建不了,政府規劃的群眾不需要。”奉節縣水務局水利科科長譚新春用“兩張皮”來形容以前涉農項目建設中普遍存在的突出矛盾。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點多面廣,長期以來,項目的建設管理存在著規劃佈局不合理、建設資金分散、建設品質不高、建管脫節等問題,導致群眾對政府的不理解。
為解決這些問題,奉節縣探索制定了“1+7”涉農項目建設管理辦法。“1+7”涉農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規定,將實施主體分級下放,健全項目運作機制,整合統籌項目計劃,優化項目審批程式,強化群眾參與程式和過程監督。
今年,奉節縣投入940萬元在五馬、草堂等六個鄉鎮30個村啟動了294口小型山坪塘的整治工作,目前,已經有部分鄉鎮完成建設任務,正在組織驗收。
“我們充分尊重群眾意願,採用‘自下而上’的申報方式,再進行規劃和引導,確定百姓迫切需要整治的山坪塘。”縣水務局水利科科長譚新春説,“建設過程中,我們嚴格遵守縣裏的項目管理辦法,由群眾自己找施工單位,或自己投資投勞建設,決不允許鎮村幹部染指。”在山坪塘的整治過程中,政府堅持向村級放權,讓群眾作主,從規劃、建設到監督、管理,全程引導群眾參與。
簡政放權讓群眾的積極性高漲起來,不少人主動要求對病害山坪塘進行清淤擴容,徹底整治。對增加的工作量,群眾自發組織召開院壩會,由受益戶平均籌資籌勞。
“整治時政府投資了3.1萬元,村民投資3.5萬元,整治的全過程都是我們自己開會決定、自己施工,政府只是起了引導作用。”周洪説。
“山坪塘整治中,我們也發動群眾參與監督,保證治理的高效率、高品質,實現‘整治一口、發揮效益一口、群眾受益一口’。”譚新春説,本著“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把整治完工的山坪塘交給群眾自主管理,做到“民辦民管民用”。
“水池修在什麼地方、誰來修、誰來監督、誰來管,現在,這些都由我們自己説了算。”安坪鎮望江村村民熊宣仁指著蓄滿水的小型飲水池滿意地説。
山坪塘的整治、水池的修建,都只是奉節縣涉農項目建設管理的小小縮影。除此之外,農村道路、小區廣場鍛鍊器材等公共設施改善等,都在奉節縣進行得如火如荼。今年,投資規模50萬元以下、技術簡單、群眾直接受益的7大涉農項目,均由縣級部門下放到鄉鎮或村社牽頭組織實施。通過發動群眾完善村規民約,自己制定管理辦法,自主管理,從項目規則、建設、監督到驗收,群眾都自己作主並全程參與。
這種由群眾自我管理、自行建設的方式,在確保工程品質的同時,也增加了透明度,減少了群眾的埋怨,多了理解和支援。群眾參與度高了,責任心上去了,項目的品質得到了提升,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群眾的滿意度也大大提高,幹部和群眾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和融洽。
簡政放權,堅持“民辦民管民用”,“1+7”涉農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實現了農村項目品質和群眾滿意度的“雙高”。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