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棵紮根群眾的大樹

  • 發佈時間:2014-08-13 06:59: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管 斌

  在陳葉翠家,記者見到60多個小本子,摞起來足足有半米高,裏面記錄了100多萬字。陳葉翠有隨身帶著本子的習慣,看到要給老百姓解決的問題,聽到老百姓反映的情況就抓緊記下來,以免事多忘了。她是個細心人,這個習慣一保持就是26年。

  陳葉翠是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她還是黨的十八大代表,榮獲過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山東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近日,記者走進社區廣場,樹上知了聲聲、鳥語陣陣,這裡有著優美的環境。

  唱戲的,跳舞的,説快板的,打腰鼓的……令人感到置身樂園。這裡的星光藝術團,有17支隊伍,吸引了社區1000多群眾參與。“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新”,他們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還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

  靠著熱情和韌勁,陳葉翠和大家共同努力,使甸柳一居成為社區居民“人和樂居”的精神家園。

  轄區內的第二汽車改裝廠被列為片區改造項目,有關部門和開發商拿著拆遷安置方案找到陳葉翠,請她幫著做工作。

  陳葉翠一看戶型圖就急了,“你們設計的是啥戶型啊,臥室的面積這麼小,而且安置房僅比拆遷房大兩平方米,就要多拿10多萬,這太不合理了!我這一關都通不過,怎麼做居民的工作!”在她看來,開發商只考慮自己,根本沒顧及居民利益。

  陳葉翠多次找到開發商,要求他們完善設計方案。開發商感慨道,“我們開發了那麼多項目,但像陳書記這樣寸步不讓的,還真是頭一個。”他們最終被陳葉翠感動了,把方案修改了七八次。

  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了滿足,短短3個月,247戶居民全部簽訂了協議,沒出現一個“釘子戶”。

  2007年農曆除夕夜,陳葉翠正在婆婆家吃年夜飯,忽然接了一個電話,放下飯碗,就急忙往外趕。

  社區居民放鞭炮時,不慎引著了清潔工老張放置雜物的儲藏室,大火頃刻間將他家中的財物化為灰燼。

  老張夫妻來自德州農村,在社區做清潔工作。平時,一家人住在一棟居民樓下搭建的簡易房裏,緊巴巴地過著日子。這一燒,怎麼過啊?

  從10多裏外趕回社區的陳葉翠,與社區黨委和居委會成員一起,幫助老張把從廢墟中清理的東西搬到居委會,又從自己家裏抱來床單、被褥,將老張一家安頓下來。臨走時,又偷偷塞給老張500元錢,讓他買點東西過年。春節過後,陳葉翠跑到環衛所協調,讓老張一家住進了比原先更加寬敞明亮的新家。

  老張夫妻感動得流著淚對兒子説,“咱一輩子都不能忘了甸柳一居,都不能忘了陳書記。”

  這個社區住著近3000戶、1萬餘人,是濟南市人口最稠密的小區之一。近年來,相繼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社工機構代表和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

  陳葉翠,葉何以翠?

  她説,“是群眾給我信心,是群眾給我力量!”是的,她是一棵大樹,她的根深深地紮在群眾當中,自然就枝繁葉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