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優質的牛奶來源於舒適的奶牛

  • 發佈時間:2014-08-14 20:30:2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姜雪蘭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穿著鞋感受不到沙床軟不軟,膝蓋更加敏感一些,能更好地體會牛跪下的感受。”趙國梁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跪在供奶牛休息所用的沙床上,測試沙床的軟硬程度。

  畢業于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的趙國梁,現任內蒙古伊利畜牧公司哈沙圖牧場場長。他出身奶牛世家,家中7頭黑白花奶牛不僅負擔著他上學的學費,也是他童年的玩伴。“大學畢業的時候,我要來牧場,家裏都不同意。”趙國梁説。省吃儉用供出的大學生仍然要回來養牛,他的家人很不理解,認為養牛“沒出息”,“坐辦公室”才是正路。但2008年3月,趙國梁還是來到了牧場,獸醫、繁育、飼料……他幾乎在牧場的每一個崗位上工作過。

  雖然是“世襲”的養牛人,但“80後”趙國梁的工作和父輩們卻有著千差萬別。當年父親只養了7頭奶牛,如今趙國梁管理著哈沙圖牧場的3000多頭奶牛;當年父親養的是中國黑白花牛,現在他的牧場中全是純種的荷斯坦奶牛;當年父親養的牛每天最多能産15公斤奶,而現在趙國梁牧場上的牛單産30公斤奶,家裏人看到他的工作成果,也理解了他的選擇。“我打小就喜歡動物,大學學的也是相關專業,可以這樣説,我花在奶牛身上的時間比花在我媳婦、孩子身上的時間還多。”談及家庭,趙國梁黝黑的臉上露出愧疚的笑容。這樣的比較並不誇張,哈沙圖牧場位於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爾營鄉哈沙圖村,趙國梁的妻子和孩子平時則住在呼市市區,由於工作繁忙,他一週只能回家一天,其餘時間全部投在牧場裏。

  每天早上5:20,趙國梁準時起床,6點鐘就去奶廳中檢查設備。一頭奶牛每天要吃50公斤飼料,喝50-80公斤清水,哈沙圖牧場每天準時在6:30、14:00、21:00投放3次飼料,每次投食後,趙國梁都與其他幾個部門負責人分別巡視各個牛欄,查看奶牛有無異常。除中午短暫的午休時間外,他需要工作到晚上11點左右,天天如此,其中艱辛,遠非常人所能想像。“奶牛的嗅覺非常敏感,如果飼料霉變,它們立刻就不吃了。”趙國梁抓起一把牛飼料檢驗是否扎手,手指熟練地一搓,濕潤的草粉便窸窣落下。

  目前,包括哈沙圖在內,很多牧場的奶牛睡的是沙床。沙床含水量一旦超過30%就容易結塊、變硬,在冬季則更為明顯,因此要經常翻沙、換沙。趙國梁通過下跪試床,力求給奶牛創造更舒服的休息環境,並逐漸在牧場員工中推行開來。

  作為一名“80後”,趙國梁不僅愛牛,也更重視學習知識,科學養牛。他宿舍中一本美國乳業泰斗桑德斯教授的著作《擠出價值》,已經被他翻捲了邊。2011年,趙國梁赴美進修,有機會親自向桑德斯教授求教,學習到了最新的養牛理念和技術。

  趙國梁用學習來的新理念和新技術,帶領牧場全體職工,給奶牛創造了優越的生活環境和生長狀態:飼料選擇與混合作營養配比、臥床的砂質與含水量、擠奶前沐浴消毒、奶牛伴隨音樂自動列隊、人工擠奶、自動化擠奶等等,整套養殖方式完全達成標準化目的,能夠很好地在行業內複製和傳遞。

  在趙國梁的帶領下,伊利哈沙圖牧場年産奶量可達到21000噸,平均每天産奶65噸,同時也保證了較高的牛奶品質。“現在,我們牧場所有的人都圍繞著‘優質的牛奶來源於舒適的奶牛’這句話工作,每項工作都是。”他説。(姜雪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