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色電力 輸出三峽

  • 發佈時間:2014-08-11 06:21:0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29日,入夜,上海如往常一樣燈火輝煌。眼下正值迎峰度夏之際,上海地區用電負荷在不斷增長。據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經濟師唐躍仲介紹,今夏上海電網最高負荷預計將達3050萬千瓦至3100萬千瓦。

  上海本地發電量只能滿足最高負荷的60%左右,需要外來電源支援。“去年,有1100萬千瓦的外來電輸入上海,其中有371萬千瓦來自三峽水電。”唐躍中説。

  距離上海千里的三峽樞紐工程是我國廣為人知的水利水電工程。在它的左岸、右岸及地下電站,共有32台單機額定功率70萬千瓦、2台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額定總裝機容量達2250萬千瓦,這個數字讓三峽電站成為了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向上海、廣東等十省市輸入的電源正來源於此。進入左岸電站,工作人員胡科告訴記者,眼前的14台機組已接近滿負荷運轉,“7月到9月是三峽電站的發電高峰。”

  在左岸電廠調度室,監控設備上“7562億千瓦時”這個數字格外引人注目。“這意味著從2003年到目前,三峽電站的累計發電量已達到7562億千瓦時。”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振波説。從單年來看,三峽電站年發電量最大的是2012年,年發電981億千瓦時,約佔當年全國水力發電總量的14%。

  水電作為清潔能源,在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綠色動力的同時,還産生了巨大的節能減排效益。據測算,從2003年到2013年,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相當於替代燃燒標煤2.2億噸,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8億噸。

  如果將三峽電廠比作一顆強勁的能源心臟,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就是承擔三峽清潔能源送出的主動脈。±500千伏江陵換流站距三峽大壩約135公里,是三峽電力外送工程“三峽—廣東”直流輸電工程的首端站。“三峽電通過換流站轉換為直流電送出,經過湖北、湖南,最終到達941公里外的廣東惠州。”江陵換流站運檢中心副站長李超説,每年江陵換流站可以交換電量接近200億千瓦時,從2004年投運到2013年底,共有1555.76億千瓦時三峽水電通過這條線路外送廣東省。

  國家電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副總工程師楊勇介紹,三廣直流輸電工程縱向打通了往廣東省的輸電通道,實現了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之間異步聯網。在這之外,還有2003年率先投入運作的龍泉換流站,由西向東橫向拉開“西電東送”大幕,2007年宜都換流站向上海市送電,加大了“西電東送”的電量,再至2011年,三峽電力外送收官工程團林換流站投入運作。目前,三峽電力外送4條“主動脈”的總輸電容量已達12000兆瓦。

  三峽工程建設之前,我國只能設計製造3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而如今,已掌握了製造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和50萬伏直流輸電裝備的能力。三峽集團公司機電工程局局長張成平介紹,三峽工程在採購國外先進設備的同時,扶持國內企業進行技術引進、科技攻關和技術改造,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水利水電重大裝備和關鍵材料的國産化。

  “以前高等級取向硅鋼只能依賴進口,當三峽工程建設急需之時,外商曾一次性提價1000美元/噸,而且限制供應量。”寶鋼硅鋼部的劉獻東回憶,重壓之下,寶鋼加快了自主研發之路。2008年,一條全新的高等級取向硅鋼生産線在寶鋼投産。目前寶鋼已建成三條高等級取向硅鋼生産線,取向硅鋼成為寶鋼的拳頭成品,不僅在後續的溪洛渡和向家壩電站應用,而且實現了向日本、義大利等國出口。

  上圖為三峽大壩泄洪時景象。據悉,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委員會將對三峽工程進行整體竣工驗收。三峽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效益已在運作中得到檢驗和拓展。

  (資料圖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