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財智 > 研究者 > 正文

字號:  

林治洪:傳統金融業主動迎接“網際網路+”

  • 發佈時間:2015-07-27 14:27:4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 林治洪

  網際網路給企業帶來無限的商機與便利。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網際網路精神,正在重構整個商業價值鏈。傳統金融服務已無法滿足企業需求,企業亟須與其經營活動高度契合的綜合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實體産業企業的跨界金融意識正在覺醒。它們利用自身掌握的供應鏈、産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商流、物流、資訊流數據,借助網際網路,實現“由産到融”轉變,從而對傳統金融機構産生衝擊。

  傳統金融企業已經起來主動改變。比如,有銀行準備通過建立公司網路金融服務平臺,圍繞客戶需求,構建 “金融+商流+數據”的商業生態服務體系,形成具備網際網路基因的網路金融綜合服務。一旦電子商務在銀行中發展起來,交易流水資金在銀行沉澱,就能獲取更低成本的負債,並可根據交易流量進行模型設計,將過去人工金融服務的領域改用工具和模型自動處理,形成客戶驅動型行銷,推出細分領域的專業化産品,提供更深更透的解決方案。

  在網際網路推動下,金融産業鏈將實現分解與重構。在此過程中,將誕生愈來愈多的網際網路化、專業化金融機構。如專業化信用卡公司、專業化抵押貸款銀行、專業化抵押貸款證券化銀行、專業化服務於金融機構的清算行等,現代金融體系功能被分化為多個專業化領域。

  傳統金融企業與新進入者,既要競爭,又能合作。從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形態來看,整個産業鏈包括:需求調研、標準化線上服務、大數據採集應用、流程審核、風險控制等環節。前面三個環節為網際網路平臺所擅長,而後兩個環節銀行佔線下優勢。雙方借助各自數據優勢相互滲透,目前尚處於議價、整合、博弈階段。産業金融與網際網路的融合,將是實體經濟與商業銀行把握網際網路發展機遇,重構産業金融價值鏈的共同選擇。

  網際網路企業、傳統金融業、實體産業在跨界競爭的同時,合作共贏模式也正在形成。依託網際網路,實現金融網、物流網、商流網的三網合一,可以有效地促進商業活動。比如,數據管理可以外包、信用卡發卡可以外包、貸款調查也可以外包等。在合作體系中,各方保留自身的核心能力,運用合作聯盟資源整合,實現價值創造最大化。

  “網際網路+”概念,為各行各業注入創新活力,無論是網際網路巨頭、實體産業,還是傳統金融機構,都需要充分借助網際網路方式,重新構建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和價值鏈。只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能力,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精準定位交易主體,快速、便捷提供産品或服務,並有效控制風險,金融企業才能在未來競爭中佔得先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