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經合組織秘書長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不會“硬著陸”

  • 發佈時間:2016-04-05 20: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彭大偉  責任編輯:吳起龍

  “根據我們的研究,我並不相信中國會出現硬著陸。”針對近期兩大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展望的做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安赫爾·古裏亞(Angel Gurria)5日在德國柏林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中國經濟轉型前景仍保持樂觀預期。

  今年3月31日,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發佈報告,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不變,但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1個月內,已有兩家國際評級公司(穆迪、標準普爾)下調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引發國際市場高度關注。

  5日,在柏林舉行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安赫爾·古裏亞在回應中新社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正在經歷的是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亦即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轉向更多地依靠消費拉動,“中國正在發生的就是我們所説的結構轉型,之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經濟增速放緩,是因為投資減少所拖累的經濟增長份額尚未及時由消費等領域‘補缺’。”

  儘管如此,安赫爾·古裏亞指出,經合組織仍維持對中國今年經濟發展較為樂觀的預期:“我們預測,今年中國能夠實現6.5%的經濟增速。”

  “我們注意到了中國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的目標,我們認為這是可以實現的。”安赫爾·古裏亞亦提醒,中國需要高度關注産能過剩問題,並妥善化解。

  中國官方此前亦作出了回應。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3月31日表示,此次穆迪、標普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中國推進改革、應對風險的能力。

  史耀斌表示,主權信用評級是影響市場信心和預期的因素之一,但是,一國的經濟基本面才是決定經濟和金融市場運作走勢的根本因素。評級公司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只是對一些風險表示關注和提示,對中國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運作不會産生明顯影響。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OECD)是由全球34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安赫爾·古裏亞在今年3月訪問中國期間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在轉向更為均衡和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在此過程中將面臨許多挑戰,經合組織期待與中國繼續合作。”

  “考慮到中國對於全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克服這一挑戰不僅對中國和中國人民非常關鍵,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也同樣重要。”他在報告中指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