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黃群慧:混合所有制改革要避免"合夥壟斷"

  • 發佈時間:2015-09-14 09: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備受矚目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落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昨天正式發佈。《意見》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了部署。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混合所有制改革,要鼓勵非公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就是要從有利於企業競爭力和總體經濟效率的基本要求出發,清除當前制約非公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障礙,創造繼續深化改革的條件,形成繼續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

  《意見》明確指出,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國有企業通過投資入股、聯合投資、重組等多種方式,與非國有企業進行股權融合、戰略合作、資源整合。

  黃群慧説,經過過去三十多年的國有企業改革探索,中國的國有全資企業相當一部分已經演變為同時含有國有股和非國有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並且已經涌現出一批以聯想集團、TCL、萬科股份等為代表的優秀混合所有制企業,形成了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示範效應。但總體上看,目前進一步推進非公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還存在許多障礙,這有政策性障礙,也有市場性障礙,主要表現為,對於民營資本進入意願比較高的領域,包括能源、交通、醫療、教育、通信等,政府尚未給出放鬆進入的時間表,更未給出非禁即入的"負面清單"。民營企業還面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各種隱性壁壘。

  黃群慧認為,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要進行多個方面的"協調推進"。一是要産權改革與治理改革的協同推進。産權改革是前提,但在産權多元化的基礎上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才是發揮混合所有制企業制度優勢的關鍵。研究和經驗表明,當改制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引入的非公企業投資者不屬於具有長期性投資願景和具備相關行業技術管理經驗的戰略性投資者時,股東之間的衝突和摩擦、進而公司權力鬥爭將導致高額的治理成本。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流於形式,必須著眼于提升企業效率、降低治理成本,把引入真正能夠提升公司長期價值和競爭力的戰略性投資者作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點。

  二是産權改革與市場結構調整的協同推進,弱化壟斷性租金驅動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改革。市場化的企業主體和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是提升産業效率的兩個重要條件,缺一不可。要避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後形成新的民營資本壟斷或"合夥壟斷",避免非公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的激勵扭曲,有利於真正的戰略性投資者進入。

  三是混合所有制和政府功能完善的協同推進,弱化行政性租金驅動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改革。消除政府在資金、稅收、融資、土地、項目審批等方面對國有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特別是國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各類顯性和隱性補貼和優惠,避免行政權力對股權結構 、董事會結構和高層管理人員選聘的干預。

  四是保證非公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過程的透明性和競爭性,通過社會性治理保證交易的公正公平,避免國有資産流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